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驱策的意思、驱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驱策的解释

[drive;whip on;order about] 驱使;役使

任人驱策

详细解释

(1).驾御鞭策。《北齐书·王昕传》:“ 悦 ( 元悦 )乃令骑马在前,手为驱策。”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王司马》:“因登堡四望,无兵马可驱策。”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要驾驭云霓龙凤,驱策日月风雷,在天空中作不知止息的巡游。”

(2).犹驱使;役使。亦谓效劳。《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隋书·李德林传》:“如 李德林 来受驱策,亦陛下圣德感致。”《三国演义》第四四回:“ 孔明 曰:‘若蒙不弃,愿効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郭沫若 《答<国际文学>编者》:“你有什么需要,凡我力量所能做到的,我都乐意听你的驱策,请你丝毫也不要客气。”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驱策”是一个动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驱使与鞭策
    原指用鞭子驱赶牲畜,后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驱使、督促。例如「将士供驱策」「消费性开支驱策着美国经济」。

  2. 命令与效劳
    在文学或正式语境中,可表示接受命令或主动效劳。如《聊斋志异》中「但有驱策,敢不惟命!」。

二、用法特点

三、近义词对比

四、例句参考

  1. 民族自豪感驱策着中国的发展。
  2. 他受完美主义驱策,对细节要求极高。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或《聊斋志异》相关段落。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驱策

“驱策”是一个动词,意为驱使、催促、推动。它由“马”和“策”两个部首组成。其中,“马”是“马的本义;策”是“措施、办法”的意思。

“马”是一个常见的边旁部首,它象征着马,古代人们常以马作为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在“驱策”这个词中,马的本义表示驱驶、推动的动作。

“策”是一个独体字部首,它来自于“箑”的旧字形,表示用以制定或执行政策、计划等的工具,引申为办法、措施。

“驱策”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古代人们使用这个词语来形容驾驶马车或鞭策战马,以及比喻驱使人或事物去做某件事情。

在繁体字中,“驱策”的写法多和简体字相同,只是在书写风格上稍有不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一书记载,古代的“驱策”字是由“馬”和“筴”两个字形合并而来,其字形更像是一个手持鞭子的形象。

例如,古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恨歌》中曾有“驱策着马向长安”的描述,意为驱使马匹奔向长安。

一些相关的组词有:驱使、推动、催促等。

与“驱策”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驱使、驱动、促使等。

与“驱策”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制止、阻拦、停止等。

别人正在浏览...

摆忙暴取豪夺扁扁表的不卖帐彩云差遣船长担纲当人儿女成行肥腯肥逸符厌高岸供待弓局关门状观俗鼓腹含哺孤嶂悍虐花花碌碌花信年华花眼火长笺启兼容并蓄拒敌絶学可怜虫豤款礼罗灵粹栾茶露脚门儿命家鸣泉嫩风怒视骈干青銮契书启途秋高气肃蛇入鼠出首尾共济肆虣遂成堂构听天任命铜升头鵞燕土笔脱褐外丧隗嚣宫鸮炙虾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