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白之术的意思、黄白之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白之术的解释

古代指方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旧唐书·张亮传》:“有 公孙常 者,颇擅文辞,自言有黄白之术,尤与 亮 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何谓黄白之术?方士丹客哄人炼丹,説养成黄芽,再生白雪,用药点化为丹,便铅汞之类皆变黄金白银。故此炼丹叫做黄白之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白之术"是中国古代方士、道家所追求的一种特殊方术,主要指向通过化学或神秘方法将贱金属(如铅、汞)转化为黄金和白银的技艺。它不仅是炼金术的核心内容,也常被视为炼丹术(外丹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古人追求长生不老、财富积累以及探索物质转化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该词条的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与词源:

    • "黄":指代黄金。
    • "白":指代白银。
    • "之术":指方法、技艺、方术。
    • 因此,"黄白之术"字面意思就是制造黄金和白银的方法或技艺。它特指古代方士声称能够通过特定的配方、炉火、化学反应或神秘仪式,将铅、汞、铜等常见金属转化为贵金属金银的实践。
  2. 历史背景与关联:

    • 炼丹术的组成部分:黄白之术与追求长生不老的炼丹术(外丹术)关系极为密切。许多炼丹家认为,炼制长生不老药(金丹)与炼制金银(黄白)在原理、方法甚至使用的药物(如丹砂、铅汞)上相通。能炼出真金白银被视为掌握了物质转化奥秘的标志,离炼出金丹也就不远了。
    • 盛行时期:主要盛行于秦汉至唐宋时期,尤其在道教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许多道士兼修炼丹与黄白之术。历史上著名的方士如李少君(汉武帝时期)、葛洪(东晋)、陶弘景(南朝)等,其传记或著作中均涉及黄白之术。
    • 目的多元:除了追求长生(通过关联炼丹术)和财富积累外,部分方士也将其视为一种探索自然规律、实现物质嬗变的哲学实践。
  3. 文献记载与权威释义:

    • 《辞源》(修订本):权威汉语辞书《辞源》对"黄白"的释义之一明确指向:"指道家所谓炼丹化成金银的法术"。这是对"黄白之术"最直接、最权威的词典定义。
    • 《抱朴子·内篇》(东晋·葛洪):道教经典著作《抱朴子·内篇》的《黄白》卷,是现存最早系统论述黄白之术的专篇。葛洪在其中详细记录了当时流传的各种"作黄金法"、"作白银法",并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如"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同时也指出其中多欺诈虚妄,需谨慎辨别。此书是研究黄白之术最核心的原始文献之一。
    • 《史记》、《汉书》:正史中亦有记载,如《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言"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将黄白之术与长生直接联系起来。《汉书·淮南王安传》也提到刘安招致的方士中"多神仙黄白之术"。
  4. 实质与科学认识:

    • 从现代化学角度看,古代黄白之术试图实现的元素转化(如铅变金) 在化学手段上是不可能的(需核反应)。古代方士记载的"成功"案例,大多是以下几种情况:
      • 制作外观类似金银的合金(如砷白铜、黄铜)。
      • 利用化学反应进行金属表面着色(如药金、药银)。
      • 使用含金银的矿物原料进行提炼,但被神秘化。
      • 纯粹的欺诈行为。
    • 尽管未能真正实现点石成金,但黄白之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化学操作经验(如提纯、合金制备、升华、蒸馏等),无意中推动了早期化学(炼金术/炼丹术)的发展,并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和方法。
  5. 文化意义:

    • "黄白之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宗教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
    • 它反映了古人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对财富和永生的渴望,以及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掌控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
    • 该词汇本身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炼金术、神秘方术的代名词。

引用参考来源:

  1. 《辞源》(修订本):中国最权威的大型古汉语辞书之一,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对"黄白"的释义具有学术标准性。可参考商务印书馆官网或权威在线辞书平台(如“国学大师”网,但需注意其非原始出处,原始出处为纸质书)。
  2. 葛洪《抱朴子·内篇》:尤其《黄白》卷。可查阅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点校本。部分原文可见于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 或图书馆古籍资源。
  3. 相关道教史、科技史研究著作:如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赵匡华《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等,系统论述了黄白之术的历史与内涵。可通过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渠道获取。
  4. 《史记》、《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最为通行。相关篇章记载了黄白之术在汉代宫廷的活动。可通过中华经典古籍库或图书馆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黄白之术”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与道家方术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黄白之术”指古代方士通过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其中“黄”代表黄金,“白”代表白银,合称代指贵金属,而“术”即方法或技艺。这种法术属于道家炼丹术的范畴,目的是通过特定配方和炼制过程,将铅、汞等普通金属转化为金银(即“药金”“药银”),或制作长生丹药。

二、历史背景与记载

  1. 起源:最早见于《汉书·淮南王安传》,记载淮南王刘安曾撰写关于神仙黄白之术的著作。
  2. 发展:在道教文化中,黄白术与追求长生、点石成金等神秘实践结合,成为炼丹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记载案例:
    • 《后汉书》提到汉桓帝曾质疑方士的黄白之术;
    • 明代《初刻拍案惊奇》描述过以丹药炼金银的情节。

三、延伸意义

少数文献(如)将“黄白之术”引申为通过欺骗手段获利的行为,但这一解释较为边缘化,主流仍以炼丹术为核心含义。

四、现代理解

今天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化研究中,指代古代炼丹术中的金属转化技术,反映了古人对物质变化和永生的探索。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技术实际无法实现真金白银的转化,更多是古人的科学幻想与宗教实践结合产物。

别人正在浏览...

安肆宝眷宝笥币帛冰斗博考赤鼻矶炊骨出名电子管定积分独出心裁督帅方空風玉富商关金券古欢鸿廓岬嶱佳木极大值节和晶波景旦凈馔金华腿陆续律讽毛样孽裔配耦剖露乾累千里船前绪桥基清官难断家务事清溜溜清銮起晌齐正取室融会贯通肉里钱烧碱省元市井气帅行书评束手缚脚邃博天祚题覆剔牙松吐饭蜂翔文冢限资斜玉儿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