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书体名。也叫鹤头书。古时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亦借指征聘的诏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鸣騶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李善 注引 萧子良 《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詔板所用,在 汉 则谓之尺一简,髣髴鵠头,故有其称。”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南宫养老,坐闻鳩仗之荣;东岳游魂,俄见鹤书之召。”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七:“流浪定悲朱邸改,幽潜已逊鹤书徵。”
(2).书名。指《相鹤经》。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师孟 尝从求《相鹤经》,得之甚喜,作诗亲携往谢,末云:‘收得一般瀟洒物,龟形人送《鹤书》来。’”
“鹤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字体特征
又称“鹤头书”,因字形类似鹤头而得名,汉代称为“尺一简”。这种字体专用于书写招贤纳士的诏书,象征尊贵与庄重。
历史用途
常见于征召贤士的官方文书,如《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中“鹤书赴陇”即指朝廷用鹤头书体写的征召诏书抵达隐士居所。
部分文献(如)将“鹤书”泛化为珍贵文献的象征,取鹤的高洁、祥瑞之意,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该词核心含义聚焦于古代招贤诏书的特殊书体,次要含义指向《相鹤经》。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或宋代笔记等古籍。
鹤书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鸟”和“書”。这个词的拼音是hèshū。
鹤书的第一个部首是“鸟”,表示与鸟有关。而第二个部首是“書”,表示与书籍、文字有关。
鹤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当时有一种鹤鸟,它的羽毛质地非常好,非常适合写字。因此,人们将这种鹤鸟的羽毛用来制作毛笔,以书写文字。这种用鹤的羽毛做成的毛笔就被称为鹤书。
在繁体字中,“鹤书”是以「鶴書」的形式表现的。从外观上看,繁体字更加优雅美观,给人一种古典的艺术感。因此,有些人选择使用繁体字“鹤书”来书写。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鹤书这个词,古代的汉字写法是“鳥書”。这种写法更加简洁,没有繁体字的装饰,但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一句例子:他的字体像鹤书一样,优雅华丽。
与鹤书相关的组词有:鸟羽、书写、鹤舞、书法等。
与鹤书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文雅、书香、文字。
与鹤书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拙笔、粗糙、字迹潦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