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伪论的意思、伪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伪论的解释

犹谬论,邪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酌三五以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伪论,指虚假、错误或刻意伪造的言论、学说或理论。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所述内容缺乏真实性、科学性或逻辑基础,具有欺骗性或误导性。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与词性

  1. 虚假的言论或学说

    指内容本身不符合事实、逻辑或科学依据,是人为编造或歪曲的结果。例如,刻意散布的谣言、缺乏实证支持的臆测学说均可称为“伪论”。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查看详情

  2. 词源与结构分析

    • 伪:本义为“人为的”“虚假的”(《说文解字》:“伪,诈也”),引申为不真实、伪造。
    • 论:指分析判断事物的言论、观点或理论(《广雅》:“论,议也”)。

      二者组合为偏正结构,强调“论”的本质是虚假的。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

      查看详情

二、使用场景与典型特征

  1. 学术领域

    指违背科学方法或实证研究的理论,如“伪科学理论”(例:地心说在日心说验证后被视为伪论)。

    来源:《语言学名词》商务印书馆

    查看详情

  2. 社会传播

    用于批判蓄意编造的谣言、阴谋论等,如“历史伪论常因政治目的被构造”。

    来源:《新闻传播学术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三、相关概念辨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中华书局, 2020.
  3. 岑麒祥. 语言学名词. 商务印书馆, 2011.
  4. 童兵. 新闻传播学术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5. 张斌. 现代汉语辨析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伪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伪论”指伪造的言论或论点,通常不符合事实真相,可能因个人或团体私利而编造。这类言论具有不诚实、不可靠的特性,常用于批判虚假和欺骗行为。

  2. 详细解释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议对》,原文提到“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强调伪论是脱离实际的谬论或邪说。其核心特点是逻辑或事实错误,可能源于误解、偏见或故意误导。

  3. 使用场景
    伪论常见于学术讨论、新闻报道及日常交流中,需通过批判性思维加以识别,以避免错误认知。例如,在公共议题中,伪论可能以看似合理但缺乏依据的形式出现,需结合证据和逻辑分析进行反驳。

  4. 相关辨析

总结来看,“伪论”作为批判性词汇,揭示了言论背后的不实意图,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应用均值得关注。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文心雕龙》原文或语言学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层碧长颈鸟喙朝花车辐撑扛沉积岩垂毙窜殛丹荣答声颠掷对面襟贰卿冯依伏龙凤雏福音堂公诉构图乖分管籥横折何在乎狡猾继拜肌肪箕风毕雨惊啼进深金相玉映镌荡崆嵌宽割牢头怜悲龙仙蔍苴罗亭芦席满口胡柴蟊螟逆人诺金培塿浅量启草轻囚气踰霄汉燃鼎设心释险书衣送故迎新誊録团组织微动文质武厉先母纤弱小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