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诉的意思、公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诉的解释

[public prosecution] 一种刑事诉讼方式,由拥有法定检察权的机关代表国家对罪犯向法院提起诉讼,区别于“自诉”

公诉人

详细解释

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是以国家公诉人身分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在我国,人民*********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必须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时,由检察长或由他指定的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公诉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概念,指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活动。以下是综合法律定义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公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审查确认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后,代表国家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程序。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国家追诉性:由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行使起诉权,区别于被害人自诉。
  2. 法定职权性:专属于人民检察院的职能,其他组织或个人无权干预。

二、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三、实施流程

  1. 审查阶段: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进行证据、事实和法律适用审查。
  2. 决定起诉:符合条件时,由检察长或检察员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书。
  3. 出庭支持:检察院需派员出庭举证、质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四、与自诉的区别

对比项 公诉案件 自诉案件
起诉主体 人民检察院 被害人及其代理人
案件性质 社会危害性较大(如杀人、抢劫) 危害较轻(如诽谤、虐待)
证据收集 由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主导 被害人自行提供证据

五、特殊情形

若检察院审查后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如证据不足、犯罪情节轻微),可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通过上述机制,公诉制度既保障了国家追诉犯罪的权威性,又通过法定程序维护了司法公正。如需了解完整法律条文,可参考《刑事诉讼法》第136-170条。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公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公诉》是指在司法程序中,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起诉讼,公开宣布其犯罪事实并提出相应的法律责任。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公诉》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八”和“示”,笔画数为12。

来源

《公诉》这个词是由“公”和“诉”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公”字表示国家、公共的意思,而“诉”字表示告发、控告的意思,两者合在一起即表示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提起的控诉。

繁体

《公诉》的繁体写法为「公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变体,但《公诉》这个词的基本形态相对稳定,写法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例句

1. 检察机关已经进行了对该犯罪嫌疑人的《公诉》。

2. 今天下午,法院将对被告人提起《公诉》。

组词

- 公开
- 公民
- 公共
- 公正
- 公序良俗

近义词

- 控告
- 控诉
- 起诉
- 控制

反义词

- 辩护
- 拒诉
- 解救
- 撤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