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殛的意思、窜殛的详细解释
窜殛的解释
流放和杀戮。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 唐 虞 之盛,象天用刑,窜殛放流,天下乃服。”《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地列要荒,人多窜殛,尤加委任,冀絶姦讹。” 宋 陆游 《晓叹》诗:“少年论兵实狂妄,諫官劾奏当窜殛。”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 尧 仁极矣,而后 舜 可用其窜殛。”
词语分解
- 窜的解释 窜 (竄) à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窜犯。窜扰。窜逃。窜踞。流窜。抱头鼠窜。 放逐:窜逐。 修改文字:窜改。窜定(删补改定)。点窜(删减涂改)。 笔画数:; 部首:穴; 笔顺编号:
- 殛的解释 殛 í 杀死:雷殛(突遭雷击致死)。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窜殛”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cuàn jí,其核心含义为流放和杀戮,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刑罚或政治镇压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例证
- 晋代:葛洪《抱朴子·用刑》提到:“唐虞之盛,象天用刑,窜殛放流,天下乃服。” 此处指尧舜时期通过流放和诛杀维持统治秩序。
- 唐代:《旧唐书·酷吏传》记载:“人多窜殛,尤加委任,冀绝奸讹。” 反映唐代酷吏政治中对异己的严酷镇压。
- 宋代:陆游《晓叹》诗云:“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 暗含对政治斗争的批判。
三、其他相关说明
- 近义词:流徙、诛戮、放逐。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类文本中。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抱朴子》《旧唐书》等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窜殛》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窜殛》(cuàn jí)是指逃亡的罪犯被抓捕后,处以殛刑的情况。殛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残酷的死刑,主要通过将罪犯断绝关节并打断身体骨骼来执行。因此,《窜殛》一词描述了逃犯被逮捕并处以殛刑的惨状。
拆分部首和笔画:
《窜殛》的拆分部首是穴(穴字底部的洞)和歹(表示恶劣的意思),共包含1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窜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而现代中国通常使用简体字写作“窜殛”。繁体字形式为「竄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多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字形发生了变化。然而,《窜殛》一词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仍保持着最初的形态。
例句:
1. 逃亡的罪犯最终被追捕,最终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窜殛》。
2.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逃犯在遭遇《窜殛》以前的种种苦难。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逃窜、逃亡、殛刑
近义词:逃亡罪、窜亡
反义词:释放、放逐
别人正在浏览...
捱次傲不可长百里宰白云人鹎鵊雨伯劳昌期嘲啾持势穿青衣抱黑柱处守淡宕弹棊德厚调露端劲度宗发芽废后富室大家盥浴跪香鹤上仙后图皇储谎价皇扃华僞减核挟势弄权琅琊两闸疗饥草瞭望哨力能扛鼎满天打油飞马苑民盟蔝子男圻辇閤平均主义切劘骑驴酒祇夜泉途茸阘省字号设心积虑摅略数量词碳化硅跳峦完保枉死鬼谓号汙渎相册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