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枉问的意思、枉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枉问的解释

敬辞。犹言承蒙问候。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自足下离 东都 ,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枉问”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可以从构词法和历史用法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一、核心释义 “枉问”由“枉”与“问”两个语素构成:

二、详细含义与用法

  1. 徒劳无益的询问: 指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得不到有效答案或询问的对象不合适,导致询问行为白费功夫。例如:“此事已成定局,再问也是枉问。”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对“枉”的释义及构词分析。

  2. 用作谦辞的问候: 在书信或对话中,有时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问候或关切是微不足道的、不敢当的,或者打扰了对方。类似于“冒昧动问”“承蒙下问”的反向谦逊表达。例如:“久疏问候,今致书一封,枉问安康。” 来源参考:古代书信用语分析,见于《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关于谦敬语的部分。

  3. 错误或不恰当的提问: 指问题本身存在谬误、指向不明或在不恰当的时机、场合提出。 来源参考:结合“枉”的“错误”义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问”的基本义推导得出。

三、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枉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敬辞用法
    指“承蒙问候”,常用于书信或客套场合表达对他人关怀的感谢。例如唐代韩愈在《与崔群书》中写道:“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意为:自从您离开东都,两次承蒙来信问候,得知您已平安抵达。)

  2. 字义解析

    • 枉:本义为弯曲、不直,引申为“屈尊”“屈就”,含敬意(如“枉驾”指对方屈尊来访)。
    • 问:即问候、询问。

二、其他可能的理解

部分词典(如)提到“枉问”可理解为“白白询问”,但这一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或高频引用,可能是现代对字面的引申解读,需谨慎使用。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书面语或仿古语境,表达谦逊态度。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若需类似表达,可用“承蒙关心”“感谢问候”等替代。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4、5中韩愈书信的原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避生惭惊楚葛湘纱刺取藂杂大举担板汉貂尾缔纶钉死定体董事会房山拂臣伏输惯世孤拔龟毛化零为整换骨夺胎毁撤家儿践作架屋叠牀街道厅记分册搢绂金仙巨壑开閤坑儒可行苦船两亲麟韦隆刑峻法陆贾分金买椟还珠幔子妙方陪客鹏鱼乾娘憩睡囚梁骑邑桑花盛意收撮霜妃属章岁暮讬钵外慕婉美委塞握风捕影鲜脆像夹先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