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施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罗汝敬》:“朕特屈法以伸恩,宥而復用。”
“伸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伸恩”意为施予恩惠,即通过主动行为给予他人恩泽或宽待。这一解释在多个古籍和词典中保持一致。
构词解析
明代沈德符在《野获编·督抚·罗汝敬》中记载:“朕特屈法以伸恩,宥而复用。”
此句指皇帝为施恩而暂时放宽法律,赦免并重新任用某人。
尽管部分网页(如-6)权威性较低,但其内容与高权威来源一致,可佐证词义。建议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野获编》原文。
伸恩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展示仁爱、宽容和慈悲等美德。字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心,分别代表了人类和情感。它的笔画数为7画。
伸恩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契阔兮伸情,矢劳兮躬亲。”其中的“伸情”一词意指展示情感,宽容他人。
伸恩的繁体写法为「伸恩」,与简体一样。
古时候汉字对于伸恩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代常用的写法为「伸恩」。
1. 他以大公无私的态度伸恩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2. 父母的爱常常是无私地伸恩于子女。
1. 伸张:坚决维护、宣扬某种观念或原则。
2. 伸手: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3. 伸缩:能够展开或收缩的。
4. 恩泽:给予别人的恩惠。
1. 延伸:延长、扩大。
2. 释怀:放下,不再忧虑。
3. 宽容:接受他人的缺点或错误。
1. 徇私:出于私心,偏袒个人。
2. 报复:以相同方式对待他人,以还击。
3. 粗暴:蛮横无理,没有礼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