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施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羅汝敬》:“朕特屈法以伸恩,宥而復用。”
“伸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伸恩”意為施予恩惠,即通過主動行為給予他人恩澤或寬待。這一解釋在多個古籍和詞典中保持一緻。
構詞解析
明代沈德符在《野獲編·督撫·羅汝敬》中記載:“朕特屈法以伸恩,宥而複用。”
此句指皇帝為施恩而暫時放寬法律,赦免并重新任用某人。
盡管部分網頁(如-6)權威性較低,但其内容與高權威來源一緻,可佐證詞義。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野獲編》原文。
伸恩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展示仁愛、寬容和慈悲等美德。字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心,分别代表了人類和情感。它的筆畫數為7畫。
伸恩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大雅·生民之什》:“契闊兮伸情,矢勞兮躬親。”其中的“伸情”一詞意指展示情感,寬容他人。
伸恩的繁體寫法為「伸恩」,與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對于伸恩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常用的寫法為「伸恩」。
1. 他以大公無私的态度伸恩于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2. 父母的愛常常是無私地伸恩于子女。
1. 伸張:堅決維護、宣揚某種觀念或原則。
2. 伸手: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3. 伸縮:能夠展開或收縮的。
4. 恩澤:給予别人的恩惠。
1. 延伸:延長、擴大。
2. 釋懷:放下,不再憂慮。
3. 寬容:接受他人的缺點或錯誤。
1. 徇私:出于私心,偏袒個人。
2. 報複:以相同方式對待他人,以還擊。
3. 粗暴:蠻橫無理,沒有禮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