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事的意思、三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事的解释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江6*宋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事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三事”一词在不同文献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治国三要务

    • 正德、利用、厚生: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指治理国家的三个基本原则。
      • 正德:端正道德教化;
      • 利用:合理开发资源;
      • 厚生:改善民生福祉。
  2. 周代官职体系

    • 常伯(牧)、常任(任人)、准夫(准人):分别掌管地方民事、官吏选拔和司法事务。
    • 另一说指司徒、司马、司空,对应土地、军事、工程管理。

二、扩展含义

  1. 为官准则

    • 清、慎、勤:宋代吕本中提出的为官三原则,强调清廉、审慎、勤政。
  2. 三公尊称

    • 古代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事大夫”,代指国家最高官职(三公)。
  3. 其他语境

    • 《逸周书》中特指倡德、和乱、终齐,涉及道德倡导、平息动乱及规范秩序;
    • 《诗经》中亦指春、夏、秋三季农事。

三、文献引用示例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典籍、职官制度及伦理学等多维度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事的意思

《三事》是指三个事情或者三个事件。它是一个常见的词语,用来描述一些事情的数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事》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三”和“事”。其中,“三”的部首是“一”,总共有三笔;“事”的部首是“亻”,总共有五笔。

来源

“三事”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其中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中提到了“三事”,意思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

繁体

《三事》的繁体字为「三事」,拆分部首和笔画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三事」的形状与现代稍有不同。具体可以参考古代字典和文献。

例句

1. 三事皆成,他感到非常满意。

2. 他在一天之内完成了不少于三事。

3. 这三事涉及到他的家庭、工作和健康。

组词

三者、三番两次、三镇、三角、三倍、三分之一。

近义词

三件事、三个事件。

反义词

零事、无事。

别人正在浏览...

八经朝衣东市迟到炽灼舛驰大辅调外迭忙底里东司杜絶契房省飞蝗肥浓風清月白風體趺居沟防犷戾罕达犴韩欧合体禾雉画虎成狗互为因果讲武急遍荆文王敬向金勒鸠栖孔郑阃令来头类固醇略略里旅免徒复作名气破家子迫屑切励请关寝滞栖滞屈柘人马平安揉蓝杀一砺百瘦黑梭幅塔吊太阳炉恬不知耻天道宁论枉径娓娓动听鞋帮歇艎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