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蜡烛的意思、蜡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蜡烛的解释

[wax candle; wax light] 蜡制的固体照明用品

 

详细解释

蜡制的照明用品。通常做成圆柱形,中有棉纱芯,燃点纱芯以发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周仲智 饮酒醉……举蜡烛火掷 伯仁 。 伯仁 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宋 汤恢 《倦寻芳》词:“餳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茅盾 《陀螺》五:“从早晨就供在客堂内长桌上的一对红而且粗的蜡烛已经明晃晃地点着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蜡烛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蜡烛指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圆柱形照明用品,中间有捻子(灯芯),点燃后可发光发热。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

二、文化象征义

  1. 奉献精神:因燃烧自身照亮他人,常比喻无私奉献(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 时间度量:古代以蜡烛燃烧长度计时,衍生出“烛刻”“烛泪”等词。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三、现代引申义

  1. 庆典仪式:用于生日、祭祀等场景,如生日蜡烛象征祈愿。
  2. 电力中断时的备用光源,凸显其传统实用价值。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成分说明:

传统蜡烛的化学组成主要为石蜡(烷烃混合物),分子式可表示为:

$$

ce{C{n}H{2n+2}} quad (n=20sim40)

$$

来源:《化学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网络扩展解释

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照明工具,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蜡烛是用蜡或油脂制成的固体照明物品,通常为圆柱形,内含棉纱芯,通过燃烧芯线发光。主要原料包括石蜡(现代)或动物油脂(古代),具有熔点低(约40℃)、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等特性。

二、结构与燃烧原理

蜡烛中心为棉纱芯,燃烧时蜡受热熔化,通过毛细作用被芯吸至顶端,汽化后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式为: $$ text{C}{25}text{H}{52} + 38text{O}_2 rightarrow 25text{CO}_2 + 26text{H}_2text{O} $$

三、主要用途

  1. 照明:传统日常照明工具,尤其在电力不发达时期广泛应用。
  2. 庆典与仪式:用于生日宴会、婚礼、宗教活动及祭祀典礼。
  3. 哀悼与纪念:在集体哀悼或纪念活动中表达情感。

四、象征意义

蜡烛常被赋予奉献精神的隐喻,如“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多用于赞美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群体。文学作品中亦象征希望或生命消逝,如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历史发展

如需更完整的物理性质或历史考证,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天见鬼白纻词报雠不惟道不肖子孙才俊潮热车夫冲让出宰脆管悴贱村园点歌调子兜笼断覆狗嘴吐不出象牙黑霜哄哄谹谹黄茅秋回护火历謇切旌举畸穷絶潢伉衡辽患灵堂利舌禄泽秘宝摹刻闹杂黏皮着骨蔫食攀鸿骠骑瓶供泼洒泼烟花破竹建瓴抢白峭异生水审諟试岗誓禁瘦嵓嵓太瘦生太宗铁砚穿通丧徒卫柙匮翔趋宵衣旰食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