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矢的意思、三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矢的解释

(1).三支箭。《左传·宣公四年》:“吾先君 文王 克 息 ,获三矢焉。”《旧唐书·薛仁贵传》:“ 仁贵 发三矢,射杀三人。”

(2).指 战国 赵 廉颇 一饭三遗矢事。矢,同“ 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居 梁 久之…… 赵王 使使者视 廉颇 尚可用否。 廉颇 之仇 郭开 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 使者既见 廉颇 , 廉颇 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 使还报王曰:‘ 廉将军 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 以为老,遂不召。” 清 钱谦益 《程将军相如挽词》:“三矢何曾悲老大,一钱岂但直平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矢是汉语复合词,由数词“三”与名词“矢”(箭)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记载,该词主要有以下两层释义:


一、字面本义:三支箭

指数量为三的箭矢,属具体名词。

例证:

“将军引弓发三矢,连中靶心。”

此用法强调物理意义上的箭支数量,常见于古代军事或狩猎记载。


二、典故特指: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此义项源自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军事典故,载于正史:

“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新唐书·薛仁贵传》

此处“三矢”象征以极少代价克敌制胜的军事韬略,后成为赞誉武将威仪的典故性词汇,常见于诗词文赋。

例证:

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君不见,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卷,第196页,“三矢”词条释义。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0078页,注解典故源流。
  3.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中华书局点校本):原始史实记载。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信息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三矢”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字面含义:三支箭


2.通假用法:指廉颇“一饭三遗矢”典故


使用场景与延伸

别人正在浏览...

拜帖匣标兵拨草瞻风蝉噪辞金蹈海慈良丛莽斗谍督摄胹合附凤负日赶步格敕搆乱和局鹤山凤尾菏泽喉嗉堠烟后胤皇城昏困奬崇江隄交款角饮家徒壁立几何禁园勘正灵殖刘公勇路粮鸣舞南平獠捧心瓢壶毗岚辟謡钱监气味日没处天子三酳烧盘深严市升事往日迁鼠狱田方赠推刃逶随汙池兀臲匣床瞎忙香粳相窒孝成王蝎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