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匣床的意思、匣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匣床的解释

亦作“ 匣床 ”。旧时牢狱中使用的一种刑具,形如木床,命囚犯仰卧其上,将手脚紧紧夹住,全身不能转动,痛苦异常。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罢罢罢,且入牢去,将军柱上拴了头髮,上了脚镣手扭,抬上匣牀,使上滚肚索,拽拽拽!”《水浒传》第四九回:“ 乐和 便把匣牀与他们两个开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图文襄公厚德》:“公掌刑曹时,与 姚端恪公 同定律例,将 明 代酷法尽皆删除。奏释死囚长枷匣牀,以免狱卒凌虐。”《天雨花》第六回:“锁条悉索身不絶,匣床叫苦叹呻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匣床是中国古代监狱系统中特有的拘禁刑具,又称"匣禁"。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机械装置固定犯人肢体,达到限制行动与加重惩罚的双重目的。该刑具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刑狱制度,明代《大明律》中明确记载其作为法定辅助刑具的地位。

从器物形制分析,匣床由主体框架、活动盖板及四肢固定装置三部分构成。主体框架多采用硬木制作,尺寸与普通床榻相近,四角设有带锁扣的环形铁箍。活动盖板通过铰链与框架连接,表面均匀分布透气孔洞,既保证基本生存需求,又形成心理威慑。

文献记载显示,匣床在使用时需配合"三木"制度:犯人平躺框架后,颈部、腰部及踝部分别用木板固定,再以铁制盖板完全封闭。这种立体拘束方式导致受刑者无法完成任何自主肢体动作,清代《刑具考》描述其"形同活椁,昼夜难捱"。

在司法实践中,匣床主要适用于待决重犯及越狱未遂者。明代提刑按察使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特别指出,该刑具使用需经府级官员核批,严禁狱吏私刑滥用。现存实物佐证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司法文物展区,其中一件清代匣床标有"刑部制造"铭文,侧面印证其官方刑具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匣床”是一个具有历史语境的中文词汇,其核心含义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定义

匣床(xiá chuáng)是古代牢狱中使用的一种刑具,形似木床。使用时将囚犯仰卧固定其上,夹住手脚使其无法动弹,造成极大痛苦()。

文献记载

  1. 元代戏曲《黑旋风》记载:“抬上匣床,使上滚肚索”,描述了刑具的残酷性。
  2.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提到“乐和把匣床与他两个开了”,印证了其在宋代牢狱中的使用()。
  3. 清代《五代史平话》将“匣”引申为囚牢,进一步体现其与刑罚的关联()。

其他释义辨析

补充说明

该刑具在不同地区有“押床”“匣牀”等别称,其设计原理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刑架”(Rack),均通过限制肢体活动制造痛苦,属于古代司法体系的酷刑工具()。

建议:若需研究古代刑罚体系,可参考《中国历代刑法志》《宋刑统》等典籍获取更系统的刑具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及尔报废八音会卑身屈体编帙闭殓倡议书翠羽帐大结儋耳大少爷作风大息颠陷东逃西窜端公戏发言废心奉元風姿鞲鹰绁犬股份制汉祚好行小慧鸿门亭黄符回敷奖励骄兵必败狡虫藉莫禁杀军牙军役军卒恪守客睡快心满志阔寥六大买上嘱下梅花参面洽寝户仁化融汇颡汗沙荒山壑身架兽居寿身死对头索命堂上陶神痛愧往辞弯弓谐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