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捧心的意思、捧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捧心的解释

相传 春秋 时美女 西施 有心痛病,经常捧心而颦(皱着眉头)。邻居有丑女认为 西施 这个姿态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反而显得更丑,大家见了都避开她。见《庄子·天运》。后因以“捧心”喻拙劣的模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可谓 寿陵 匍匐,非復 邯郸 之步;里丑捧心,不关 西施 之嚬矣。” 宋 陆游 《遣兴》诗之二:“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顰。” 明 归有光 《<五岳山人前集>序》:“余不能如 玉叔 也,况《史记》耶?夫苟能如 玉叔 ,则亦里之捧心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捧心”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侧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捧心”的字面意思是“用手捧着心”,但其核心含义源于《庄子·天运》中的寓言故事:春秋时期,美女西施因心口疼痛常捧心皱眉,邻居丑女(后世称“东施”)盲目模仿这一动作,反而显得更丑,众人避之不及。因此,该成语多用于比喻拙劣的模仿,强调“不顾自身条件生搬硬套,结果适得其反”。


二、出处与引申义

  1. 典故来源
    故事出自《庄子·天运》,成语“东施效颦”与之同源,两者常被并列使用(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到“里丑捧心”即指此典)。

  2. 引申用法
    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捧心”可引申为:

    • 刻意效仿却不得要领(如拙劣的文风模仿);
    • 故作姿态的矫饰行为(含贬义)。

三、注意可能的歧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捧心”解读为“心怀忧虑或关切”,这一含义在传统文献中未见明确依据,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或与其他成语(如“揪心”)混淆。建议以《庄子》原典及权威词典释义为准。


四、示例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捧心》的意思

《捧心》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内心痛苦的感受。它以握手捧在心口上的姿势来比喻内心的伤痛无法言语表达。

拆分部首和笔画

《捧心》的部首是“手”,具体的拆分笔画为:“扌”、“冖”、“心”。

来源

《捧心》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描述了晋朝政治家刘毅因痛失爱妾严飚而内心深受创伤的情景。

繁体

《捧心》的繁体字为「捧心」。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拼音为“pěng xīn”的《捧心》通常写作「捧脘」,其中脘是指胸前的部分。

例句

1. 他听到噩耗时,不禁捧心长叹。

2. 失去亲人的痛苦让她感觉自己的心被捧破了。

组词

1. 捧杯:拿着杯子举起来。

2. 捧花:手中托着鲜花。

3. 捧书:两手托住书本。

近义词

1. 心碎:形容内心痛苦,与“捧心”意思相近。

2. 伤心:描述因伤害或失去而感到悲伤。

反义词

内心欢乐、喜悦、满足等与“捧心”相对的情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