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汙池的意思、汙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汙池的解释

亦作“污池”。水池。《晏子春秋·谏下十四》:“今君穷臺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是犹舍邻之医,而求 俞跗 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罗汉污池木》:“ 饶州 城内 永寧寺 东廊, 罗汉 泗洲 两院相邻。其外有污池,方阔三四丈,深不能三尺。”

亦作“污池”。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汉书·翟义传》:“ 莽 尽坏 义 宅第,污池之。”《汉书·王莽传上》:“后谋反者,皆污池云。”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太公坟壠,将有污池之祸;夫人弱小,将有灭族之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汙池”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本义指代污水积聚的池塘或低洼处,常见于古代文献及特定语境中。根据《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汙”为“污”的异体字,表示浑浊、不洁净;“池”指蓄水的坑洼或人工开凿的水域。二者组合后,“汙池”特指受污染或停滞不流动的水域,例如污水塘、臭水沟等。《孟子·滕文公下》曾用“园囿、汙池、沛泽”描述自然与人工水域的分布,其中“汙池”即指蓄水但未加治理的区域(来源:《孟子译注》)。

  2. 文化引申义

    在文学作品中,“汙池”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汙池”比喻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暗指环境或道德的败坏(来源:《后汉书选》)。宋代文献中亦用“龙困汙池”形容贤能之士身处逆境。

  3. 现代使用范围

    当代汉语中,“汙池”一词已较少使用,多被“污水池”“化粪池”等具体词汇替代。但在方言或特定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古文献研究)中仍可见其踪迹,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需注意,“汙池”与“污池”为异形词关系,现代规范书写推荐使用“污池”。

网络扩展解释

“汙池”是“污池”的异体写法,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分层次解释:

  1. 基本含义(水池)
    指普通的水池或低洼积水处,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列子·杨朱》提到“鸿鹄高飞,不集污池”,比喻高洁之物不落凡俗之地。

  2. 刑罚象征(平毁居所)
    汉代起衍生出特殊含义,指将罪犯的住宅、祖坟毁坏并掘为水池,作为刑罚的象征。《汉书·翟义传》记载王莽“污池”叛臣宅第,即为此意。

  3. 现代相关概念(污水处理池)
    现代语境中,“污池”可能与污水处理设施相关,如沉淀池、化粪池等(参考、4、5、7)。但需注意,这类设施多使用“化粪池”“沉淀池”等具体名称,与古义的“污池”无直接关联。

  4. 文化引申(地狱意象)
    佛教、道教文化中有“血污池”概念,指地狱中惩罚杀生者的场所,属特定宗教词汇,需结合语境理解。

该词核心含义为“水池”,但因历史演变产生刑罚、宗教等引申义,需根据上下文具体分析。古代文献引用建议优先参考《晏子春秋》《汉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八公搬脣弄舌葆真悲痛便宜从事菜金长駈朝向陈言老套饎餴臭美串女吹葭辍谢抵官定金鼎俎豆稭灰翻语孵化器凫臇歌曲官居海河荷马红翠虹腰环堵之室会鞫会折讲读急迸格邦精拔径省金牋奏曲举善局蹄渴羌诳诈狼飧虎咽历碌猫睛马槊命草明迷千里骥柔慈三包三成剩余价值规律祀曲私壻鋚勒跳踉提领推恕歪不横楞往来体望眼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