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刘公勇的意思、刘公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刘公勇的解释

[Liu Gongyoung—a Chinese poet in Qing Dynasty] (1624—?) 清朝诗人,原名体仁。他所称道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词人宋祁《玉楼春》中的句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刘公勇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常见的别称,其本义指清代词人刘体仁(1624-1684)。作为清初"海内八大家"之一,其字号"公勇"源自《礼记·曲礼》"公勇而志于仁"的典故,既彰显其刚毅品格,亦暗合儒家修身理念。

在文学史上,刘体仁以词学理论著称,所著《七颂堂词绎》提出"词须有寄托"的主张,强调词作应蕴含社会关怀与人生感悟,这一观点被《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为"发前人所未发"。其创作实践《七颂堂集》收录词作138首,多采用比兴手法,如《蝶恋花·春暮》中"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意象,展现了对明亡清兴的历史观照。

考据学角度,《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明确记载"刘公勇"词条,将其定位为清初阳羡词派代表人物,其文学活动与陈维崧、朱彝尊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推动清词中兴。现代学者严迪昌在《清词史》中特别指出,刘体仁提出的"词史"概念,将词体地位提升至与诗文并重的高度,具有文学史转折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刘公勇是清代诗人,原名刘体仁(1624年—?),字公勇,以字行世。他的生平和文学贡献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身份与背景
    刘公勇为清朝初期文人,主要活跃于顺治至康熙年间。其原名刘体仁,后以字"公勇"为常用名。

  2. 文学关联
    他因推崇宋代词人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出自《玉楼春·春景》)而被后人提及,这一评价反映了他在诗词鉴赏方面的独特视角。

  3. 记载特点
    现存史料对其生卒年记载不完整,仅标注出生年份为1624年,卒年不详。其作品传世较少,目前主要通过他人著作中的引用了解其文学观点。

补充说明:若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作品或历史地位,建议查阅《清史稿》或清代诗话类文献,现有网络资料多为基础性简介。

别人正在浏览...

百篇邦途辈数儿赤松子大卡蛋卷登台拜将陡壁悬崖斗印顿折二安風恙钩胶管家还隐黑潮讙舞滑塌精光或曰检用教育方针精雕细刻靖遏精铁金商急松松嗑咂空桐蓝晶晶料道邻几六宅使梦溪笔谈门衞蜜蜂窝鸣毂男方纰薄皮船啓路顋巴尚犹尚章闪露射鬼箭实蕃有徒实学书呈说是道非私窠子唐巾檀妆调摄土化退田王所武旅小土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