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丧胆的意思、丧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丧胆的解释

[tremble with fear;panic-stricken] 形容十分惧怕

我军向前推进,敌人闻风丧胆

详细解释

形容极为恐惧。《周书·李贤传》:“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 宋 叶适 《题<西溪集>》:“初, 完颜亮 来寇,举朝上下无不丧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适有持铜匜沃水者,误落於地,有声鏗然,溃兵即惊曰:‘追者至矣!’因羣起东走,势不可遏,其丧胆也若此。” 碧野 《芦沟桥情思》:“那凝结着民族仇恨的刀光,使敌人丧胆,而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丧胆"是一个汉语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因极度恐惧而失去胆气,形容精神层面的彻底溃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可拆解为"丧"(失去)与"胆"(勇气)的语义组合,常见于描述人在遭遇重大威胁后的心理崩溃状态。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军事文献,原指战场上士兵因战败产生的集体性恐慌。至唐宋时期词义扩展,开始用于形容个体遭遇灾难时的心理反应,如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注疏中就有"败军丧胆"的表述。

在语法功能方面,《新华词典》标注其常见搭配结构为动宾式,多与"令人""使人"构成使动句式,例如"溃败之状令人丧胆"。现代汉语中常与"亡魂"构成四字格成语"亡魂丧胆",强化恐惧程度。

权威文学范例可见鲁迅《故事新编》中"秦军闻鼓丧胆"的战争场景描写,以及茅盾《子夜》对股市崩盘时商人"面如死灰,双股丧胆"的心理刻画,均精准呈现了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范式。

需特别说明的是,《古代汉语词典》指出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存在"丧胆销魂"的扩展用法,现代汉语中已简化为"丧胆"单用,但核心语义始终保持稳定。

网络扩展解释

“丧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词源与结构

    • 该词为动宾结构(动词“丧”+名词“胆”),字面意为“失去胆量”,比喻因恐惧而丧失斗志()。
    • 历史文献如《周书·李贤传》提到“贼必丧胆”,宋代叶适的《题<西溪集>》也有“举朝上下无不丧胆”的用例()。
  2.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个体或群体在遭遇危险、强敌时的心理反应,例如“闻风丧胆”“敌人丧胆”等()。
    • 典型搭配包括“令人丧胆”“丧胆而逃”等,强调恐惧的极端性。

三、例句参考

  1. 敌军听闻我方增援,顿时丧胆,溃不成军。
  2. 古代名将的威名,常使对手未战先丧胆()。
  3. 成语“闻风丧胆”即源于此,形容听到风声就害怕到极点()。

四、近义与反义

五、总结

“丧胆”通过生动的生理比喻(失去胆量)刻画心理恐惧,兼具文学表现力和口语实用性。其历史用例和现代语境均强调“极端恐惧导致行动力丧失”的核心语义。

别人正在浏览...

霸市迸流辨人冰莹伯仁陈对臣术宠嬖丑顇丹田大小谢电报挂号对子戏二不挂五放大风简奋竦公宴刮膜国主贾利碱蓬剪筒疾固既生魄记账眷眷之心两喈利养渌池曼吟觅索墓铭木俑品从平襍蒲类前截儿啓蕃勤勚秦畤丘坂囚笼柔齐散闷散曲散位骚思商宜受敌瘦伶伶水碾淑貌四和素馆檀印挽负诬治乡谈蟹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