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bility of character] 坚贞、高尚的节操
忠诚亮节。——白居易《与仕明诏》
(1).高亢之声。 晋 陆机 《猛虎行》:“急絃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鲍明远 乐府,抗音吐怀,每成亮节。”
(2).高尚的节操。 唐 白居易 《与仕明诏》:“褒德念功,故进封以示宠;忠诚亮节,宜因实而锡名。” 清 恽敬 《朱赞府殉节录书后》:“诸君子忠谋亮节,照耀寰宇。”
亮节是由"亮"与"节"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词素解析与典籍用例两方面把握。《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高尚的节操",特指人在道德操守方面表现出的光明磊落品格。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亮"本义为光明,《说文解字》释作"明也",引申为正直坦荡的人格特质;"节"在甲骨文中象竹节之形,《汉语大辞典》指出其引申义项包含"气节、操守"。二字组合最早见于魏晋文献,如《晋书·李重传》"亮节直行,有古人之风",此处即强调道德操守的坚定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运用于褒扬语境,常与"高风"构成四字格"高风亮节",用于赞颂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物。其近义词包括"清风峻节""冰清玉洁",反义词则有"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在语法功能上,多作主语或宾语,如"彰显亮节""秉持亮节"等搭配形式。
参考来源:
“亮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亮节”指高尚、坚贞的节操,强调在诱惑、压力或困境中坚守原则与道义。例如《与仕明诏》中“忠诚亮节”即赞美品行正直、气节高洁之人。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4、6的详细解析。
阿缟白及颁学被酒鼻音成事促脉诋骂夺胆发末浮人敢是缟綦后继荒扰浍濬狐丘虎视耽耽护书匣假眉三道江天轿车金台舅公蠲瘠决履籧筁诳諕褲带枯藤狼上狗不上灵契緑腰盟祝褭褭亭亭牛喘偏名擗摽平整倾灭情熟热战戎葵揉制三藩上肢身畔十二牧鼠啮蠹蚀束手受毙驮绒王夷甫识石勒微至委装温朴详载咸京枭羹小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