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喪膽的意思、喪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喪膽的解釋

[tremble with fear;panic-stricken] 形容十分懼怕

我軍向前推進,敵人聞風喪膽

詳細解釋

形容極為恐懼。《周書·李賢傳》:“今若從中擊之,賊必喪膽。” 宋 葉適 《題<西溪集>》:“初, 完顔亮 來寇,舉朝上下無不喪膽。”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木果木之敗》:“適有持銅匜沃水者,誤落於地,有聲鏗然,潰兵即驚曰:‘追者至矣!’因羣起東走,勢不可遏,其喪膽也若此。” 碧野 《蘆溝橋情思》:“那凝結着民族仇恨的刀光,使敵人喪膽,而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喪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與結構

    • 該詞為動賓結構(動詞“喪”+名詞“膽”),字面意為“失去膽量”,比喻因恐懼而喪失鬥志()。
    • 曆史文獻如《周書·李賢傳》提到“賊必喪膽”,宋代葉適的《題<西溪集>》也有“舉朝上下無不喪膽”的用例()。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寫個體或群體在遭遇危險、強敵時的心理反應,例如“聞風喪膽”“敵人喪膽”等()。
    • 典型搭配包括“令人喪膽”“喪膽而逃”等,強調恐懼的極端性。

三、例句參考

  1. 敵軍聽聞我方增援,頓時喪膽,潰不成軍。
  2. 古代名将的威名,常使對手未戰先喪膽()。
  3. 成語“聞風喪膽”即源于此,形容聽到風聲就害怕到極點()。

四、近義與反義

五、總結

“喪膽”通過生動的生理比喻(失去膽量)刻畫心理恐懼,兼具文學表現力和口語實用性。其曆史用例和現代語境均強調“極端恐懼導緻行動力喪失”的核心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喪膽

《喪膽》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它指的是失去勇氣、膽怯或恐懼到極點的狀态,形容人在面對困境或恐懼時心灰意冷、毫無鬥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喪膽》的拆分部首為一丨匚,全部組成一個字,共有七畫。

來源和繁體

《喪膽》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于《唐才子傳》:“言之如喪膽。”繁體字為「喪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喪膽」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形态是相似的。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喪」字寫作「喪」,而「膽」字寫作「膽」。

例句

1. 在面對挑戰時,他完全喪膽了。

2. 遇到突發狀況,他喪失了勇氣,喪膽逃跑了。

組詞

喪失、膽怯、毫無勇氣

近義詞

膽怯、恐懼、驚慌、畏縮

反義詞

勇敢、堅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