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年。《史记·天官书》:“风从南方来,大旱……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 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岁大穰。” 清 钱谦益 《己卯元日次除夕韵》:“蚤约邻翁占上岁,共看幡信到墙东。”
成年。 唐 李翱 《断僧通状》:“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上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àng suì,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农作物丰收的年份。这一含义来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对时间的划分,常与“下岁”(歉收年)相对。
例句:
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或某一年的情况,带有时间回溯的意味。
例句:
需注意与“上岁数”区分: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表达,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历史文献或传统文化相关的语境中。
《上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去年”或“前年”,表示过去12个月或24个月之前的时间。
《上岁》的部首是“上”,拼音是“shang”,意思是“在上面”或“往上”的意思。它的笔画数是3画。
《上岁》的另外一个部分是“岁”,拼音是“sui”,意思是“年”,表示一年的时间单位。它的笔画数是13画。
《上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是由“上”和“岁”两个字合并而成。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经典和诗歌。
在繁体字中,《上岁》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上岁》的写法和今天的写法稍有不同,但仍然能够辨认出来。毛建中的部分字形可能不太一样,但整体上非常相似。
1. 《上岁》的这个时间里,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 我们约定好在《上岁》年底再见面。
1. 去年
2. 前年
3. 上个月
4. 上个星期
1. 往年
2. 上一年
3. 历年
1. 今岁
2. 今年
3. 未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