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量的意思、公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量的解释

(1).古代国定的量制。《左传·昭公三年》:“ 陈氏 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2).国际市场买卖生丝、羊毛等商品所采用的一种重量标准。此类商品在空气干湿不同的地方,随含水量不同而生变化,因此国际通行方法是先将此类商品的样品,烘净水分,得出干量,再加一定比例的标准水分(公定回潮率),得其准确的重量作为重量标准,即为公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量是国际贸易中用于计算商品重量的专业术语,专指对含水分货物进行标准化计量的方法,即通过科学方式去除货物中的自然水分后得出的纯净重量。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生丝、羊毛等吸湿性较强的商品交易,以确保买卖双方在货物含水量波动时仍能公平计价。

其核心计算原理为:

$$ 公量 = frac{实际重量 times (1 + 标准回潮率)}{1 + 实际回潮率} $$

该公式由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确立,其中标准回潮率采用国际公认的11%作为基准值(生丝类商品)。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明确规定,公量检测需在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下,使用专业烘箱设备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取均值。

从语源学角度考证,“公量”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海关文档《浙海钞关征收则例》,特指对进出口蚕丝的标准化计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通过技术手段排除商品自然含水量后的标准重量”,该定义已被纳入国际贸易合同示范条款。在实际应用中,公证检验机构出具的SGS公量证书具有国际法律效力,成为解决贸易纠纷的重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公量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领域和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国际贸易中的公量(核心含义)

定义:公量是国际贸易中用于计算商品重量的方法,通过科学手段去除商品水分后,加上标准含水量得出标准重量。适用于高价值且水分不稳定的商品,如生丝、羊毛、棉花等。

计算公式(两种表达形式):

  1. 已知商品干量(无水净重)时: $$ 公量 = 干量 times (1 + 公定回潮率) $$
  2. 已知商品实际重量时: $$ 公量 = 实际重量 times frac{1 + 公定回潮率}{1 + 实际回潮率} $$ 其中,公定回潮率是国际或行业统一标准,实际回潮率为商品当前含水量比例。

应用场景:避免因环境湿度差异导致商品重量争议,确保贸易公平性。


二、古代量制中的公量

定义:指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标准,与民间“家量”相对。例如《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陈氏用大容量的“家量”借贷,而用“公量”回收,以此争取民心。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公式推导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权威贸易教材或《左传》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哀壮暴禁豹袪逋缗承浆出师不利出水芙蓉蹙顄嶝石典坐顶望囮场房帖盖头换面格迕工战龟孙横目火崩崩夹剪奸刻界定犄角之势精鉴堇色近识鹫峯骏骥口碑快人快性苦胆崚灵辰珑珑兀兀漏刻闾社麦笼闷懑僶俛末茶漠然视之盘游泡蘑菇噼里啪啦潜醢清微家起手巾趋和入学考试赡部商飙馆奢比视财如命疏忽职守书蟫頽垣败壁王舍误我响鞭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