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姜的意思、恭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姜的解释

春秋 卫 世子 恭伯 (一作 共伯 )之妻。世子早死, 恭 妻不再嫁。后泛指誓不再嫁的******。《诗·鄘风·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卫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是诗以絶之。” 晋 潘岳 《******赋》:“蹈 恭姜 兮明誓,咏《柏舟》兮清歌。”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事夫执敬,有类於 恭姜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恭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用于代指守节不嫁的寡妇的典故,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1. 词源与背景
    恭姜是春秋时期卫国世子恭伯(一作“共伯”)的妻子。世子早逝后,她拒绝再嫁,坚守节义,成为古代妇女守节的典范。后世以“恭姜”泛指矢志守寡、不再改嫁的女性。

  2. 引申象征意义
    该词承载了传统伦理中对女性“从一而终”的道德要求,常用于赞颂寡妇的贞节行为。例如晋代潘岳《寡妇赋》写道“蹈恭姜兮明誓”,即以她为守节典范。


文献依据

  1. 《诗经·鄘风·柏舟》
    据序文记载,《柏舟》为“共姜自誓”之作,描述卫世子共伯早逝后,其妻共姜(即恭姜)拒绝父母逼其改嫁的决心。
    注:“共姜”与“恭姜”实为同一人,因古代文字通假或传抄差异导致写法不同。

  2. 后世引用

    • 晋代潘岳《寡妇赋》以“恭姜”喻指守节寡妇。
    • 清代叶廷琯在墓志铭中称赞某女性“有类于恭姜”,进一步强化其象征意义。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演变或文学引用,可参考《诗经》注疏及汉晋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恭姜

恭姜是一个古代汉字,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

意思

恭姜一词可以表示对人物的尊敬和敬礼,也可用来形容某人言谈举止庄重恭敬。此外,恭姜还可以表示对事物的尊重和敬仰。

部首和笔画

恭姜的部首是心,意味着与心灵相关的事物或感情。它由十四个笔画组成。

来源

恭姜最早见于《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宣夫妻,不居恭札。”这是说潜龙不宜轻易显露,而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敬。

繁体

恭姜在繁体字中为「恭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恭姜的写法有所不同。一种写法是将恭姜的上部分写成“爻”,代表人形;另一种写法是将恭姜的下面部分写成“共”,代表合作。

例句

1. 他向老师行了一个恭姜的礼。

2. 儿子对父亲的话非常恭敬,言谈举止也很恭姜。

组词

恭喜、恭祝、恭候、恭敬、恭维、恭谦。

近义词

尊敬、敬重、恭敬、崇敬。

反义词

轻视、不敬、蔑视、瞧不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