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衣衫不整。 清 曹寅 《呼卢歌》:“袒呼不辨王与李,施緋拖緑鬚眉张。”
“施绯拖绿”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ī fēi tuō lǜ,主要用于形容衣衫不整的状态。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描述人物仪态不整的状态。如需更多例句或引申含义,可参考权威典籍或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等)。
《施绯拖绿》是一个成语,意为拂拭红妆、推绿门。它表示美容、化妆或精心打扮。成语中的“施”指拂拭或擦拭,是美容化妆的动作;“绯”指红色的妆饰;“拖绿”指涂抹绿色的颜料或饰品。整个成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女性精心打扮的情景。
成语的部首分解为:“斤”、“纟”和“阝”。其中,“斤”是指砍柴的斧头,“纟”是指红色的细丝,“阝”是指阜部,表示与土地相关的意思。
《施绯拖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庾子山集·卷四十·宫词》。后来宋代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也有使用这个成语的句子:“施绯拖碧四时景,展眄才人并薄情。”
在繁体字中,成语的写法为「施緋拖绿」。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绯”在古代写作“彿”,而“拖”写作“抟”。这些变化是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演变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施绯拖绿》的例句:
1. 她今天施绯拖绿,看起来十分美丽。
2. 她喜欢施绯拖绿,无论到哪里都要精心打扮。
3. 为了参加晚宴,她施绯拖绿,换上了一身华丽的礼服。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施彩”(艳丽的妆容)、“绯色”(红艳的颜色)。
近义词包括:“打扮”、“装扮”。
反义词包括:“素面朝天”(不化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