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急而狭隘。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子丰 尚 酈邑公主 ,公主骄妒, 丰 亦狷狭,遂杀公主。”《晋书·卞壸传》:“ 壼 天性狷狭,不能和俗,退以情事,欲毕志家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依 彭咸 之遗则,从 子胥 以自适;狷狭之志也。” 清 唐孙华 《次韵答毛端峰》:“狷狭匹夫志,检柙妇女行。”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九篇:“﹝ 董仲舒 ﹞尝作《士不遇赋》(见《古文苑》)……终则谓不若反身素业,归于一善,託声 楚 调,结以中庸,虽为粹然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狭之意尽矣。”
“狷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juàn xiá,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心胸特点。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性格特征
指人的性情偏激急躁且心胸狭隘,常表现为思想保守、固执己见,不善于接纳他人观点或新鲜事物。
延伸意义
也可用于描述人的见识狭窄,或因过于坚持自我原则而缺乏包容性,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狷狭之志”。
历史文献
现代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一定贬义,强调因性格缺陷导致的社交或认知局限,例如:“他因狷狭之性,常与人争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三国志》《文心雕龙》等原著。
狷狭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狭隘、拘谨,容易见狭隘而无宽容之心。
狷狭的第一个字狷,拆分部首为犬,总计有8个笔画;第二个字狭,拆分部首为犬,总计有9个笔画。
狷狭的来源比较复杂,狷源于犬形,表示犬类动物拘谨不适应的样子,狭则表示狭窄不宽阔的意思。
狷狭的繁体字为「獧狹」,与简体字写法基本相同,只是形状稍有不同。
在古时候,「狷狭」一词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相近。古代字形变化较大,很难给出具体的古代写法。
1. 他的性格十分狷狭,对任何人和事都抱着怀疑和排斥的态度。
2. 这些人太狷狭了,简直无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狷狭的组词有:狷急、狷介、狷瘠、忿狷。
狷狭的近义词有:狭小、狭隘、偏狭、拘谨。
狷狭的反义词有:宽容、开阔、豁达、大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