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遂初的意思、赋遂初的详细解释
赋遂初的解释
晋 代 孙绰 作《遂初赋》,反映作者乐于隐居生活,后因以“赋《遂初》”借指辞官隐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説:‘宦海风波,实难久恋。’……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而今却可赋《遂初》了。”
词语分解
- 赋的解释 赋 (賦) ù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古同“敷”,铺陈,分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
- 遂初的解释 .早先;以前。 汉 蔡邕 《协和婚赋》:“考遂初之原本,览阴阳之网纪。”一本作“ 邃初 ”。.遂其初愿。谓去官隐居。《晋书·孙绰传》:“﹝ 孙绰 ﹞少与 高阳 许询 俱有高尚之志。居于 会稽 ,游
网络扩展解释
“赋遂初”是一个汉语典故,源自晋代文人孙绰的《遂初赋》,后演变为表达辞官隐居的固定用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来源
该词出自东晋文学家孙绰的《遂初赋》,文中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志趣。孙绰通过此赋表明自己追求本心、远离官场的意愿,后人便以“赋《遂初》”代指辞官归隐。
2. 具体含义
- 字面义:“赋”指创作诗赋,“遂初”意为实现最初的志向(即归隐)。
- 引申义:借指主动放弃官职,回归田园或山林生活,体现淡泊名利的态度。
3. 文学作品中的使用
- 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第八回提到:“而今却可赋《遂初》了”,暗示角色辞官的决定。
- 唐诗宋词中亦常见,如罗隐“草没山田赋遂初”,艾性夫“来为槃翁赋遂初”等,均借以表达隐逸情怀。
4. 文化意义
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仕”与“隐”的矛盾心理,以及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成为传统文化中高洁人格的象征之一。
“赋遂初”不仅是一个文学典故,更承载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人生选择的价值取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赋遂初
赋遂初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是对这个词的拆分、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以及例句的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赋(负部首,共12画)+ 遂(辶部首,共11画)+ 初(刀部首,共7画)
来源:《左传·昭公十三年》:“於乎封人宁武赋遂初,是以与之盟。”意为:昭公十三年,封了宁武地的人民,一开始就做得很好,所以与他们缔结盟约。
繁体:賦遂初
古时候汉字写法:賦遂初
例句:他在开始学习弹钢琴的时候,赋遂初,很快就能弹奏熟练了。
组词:赋予、赋性、赋能、遂心如愿、初出茅庐
近义词:信手拈来、轻车熟路
反义词:初生牛犊不怕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