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身自由的意思、人身自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身自由的解释

[personal *******]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的权力

详细解释

指公民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如不得非法逮捕、拘留和搜查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人身自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指个体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身体活动、居住选择及不受非法限制的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式剥夺、限制人身自由。该权利包含三方面核心内容:(1)身体行动自主权,如出行、工作等;(2)居住地自由选择权;(3)免遭非法逮捕、拘禁的保障。

法律对人身自由的限制需符合特定条件。《立法法》第八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必须通过法律形式确立。司法机关实施限制时,须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如拘留需出示证件、24小时内通知家属等。历史维度上,1954年宪法首次确立人身自由权,后续历次修宪均予以保留并强化保障措施,体现法治发展脉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历次修订文本)。

实践中,人身自由的实现需平衡社会秩序与个体权益。国务院《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2020-2024年公安机关依法撤销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强制措施案件达1.2万起,印证法律实施的有效性。权威辞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人身自由定义为“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和生活的权利”(商务印书馆,2016)。这些法律文本与权威阐释共同构成权利保障的规范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人身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指个人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自主支配身体和行动的自由,不受非法限制或剥夺。以下是具体解释:

  1. 核心含义
    人身自由包括身体自主权和行动自由权,即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活动地点和方式,不受他人或机构的无理干涉。例如,未经法律程序,任何人不得被逮捕、拘禁或限制行动。

  2. 法律保障
    中国《宪法》第37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具体包括:

    • 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不得逮捕公民;
    • 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式剥夺/限制人身自由;
    • 禁止非法搜查身体。
  3. 合法限制的例外
    在特定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依法限制人身自由,例如:

    •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或逮捕措施;
    • 法院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者实施司法拘留;
    • 对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权利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
  4. 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人身自由是其他权利(如言论自由、选举权)的基础。若人身自由受限,其他权利也难以实现。例如,被非法拘禁的人无法正常参与社会活动或行使政治权利。

  5. 国际法中的体现
    国际社会普遍将人身自由视为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3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均规定,人人有权享有身体自由与安全,禁止任意逮捕或拘禁。

人身自由是法律保护的核心权利,既强调个体自主性,也要求公民在行使时遵守法律边界。其核心在于“合法程序”与“禁止滥用权力”的平衡。

别人正在浏览...

八泽尝麦常枲谄徇侈恩席宠嗤溜道周恩重丘山方极泛浩摩苍服朞扶轮浮钟公敛锅汤诙嘲恚忿假赁简注焦崖阁金就金蛇齎议句除克易苦菜賫子牢落躐阶灵燿陆径倮裎履道民鉴木枕暖目峭急凄歌清孱青灯古佛清质扇车上税芟削市容视为至宝水解榻车岧岧涕泪交零彤辇托派屠诛外宽内忌外巧内嫉为难握风捕影像煞有介事亵狎躧高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