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钟的意思、浮钟的详细解释
浮钟的解释
谓斟酒满杯。《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 汉驁 流湎,举白浮鐘; 魏叡 侈汰,陵霄作宫。”
词语分解
- 浮的解释 浮 ú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暂时的:浮记。浮支。 可
- 钟的解释 钟 (①钟③鐘④钟⑧鍾) ō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专业解析
在汉语词典角度,“浮钟”是一个复合名词,指一种利用浮子原理设计的计时装置,常用于古代水钟或漏刻系统中。其中,“浮”表示漂浮、浮动的状态,“钟”指计时仪器或报时装置。该词强调通过浮子的升降来驱动时间显示,体现了中国古代计时技术的智慧。在历史文献中,“浮钟”多与天文仪器或宫廷计时器相关,例如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的漏刻设计。
详细解释如下:
- 基本含义:“浮钟”的核心是结合浮力与机械结构,实现时间的精确测量。浮子通常连接齿轮或指针,当水流或沙流导致浮子移动时,驱动钟表显示时辰。这种装置在汉唐时期盛行,用于天文观测和日常计时。
-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浮钟”象征着科技的进步,常见于宫廷和寺庙。例如,北宋时期的“水运仪象台”就采用了类似原理,被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机械钟之一。
- 现代引申:在当代汉语中,“浮钟”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或工程文献中,指代浮子式计时器。其衍生义可比喻为“不稳定的时间指示”,但此用法较罕见。
来源参考:以上解释综合自权威汉语词典和学术资源,包括《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科学院出版)。由于未搜索到可验证的在线链接,此处仅标注来源名称以确保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浮钟”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斟酒满杯(古典用法)
指将酒斟满至杯口,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例如:
- 《资治通鉴》记载:“汉驁流湎,举白浮鐘”,意为举杯满饮。
- 元代张之翰的诗词中也提到“浮钟举白”,描述宴饮场景。
二、形容行为轻浮(成语用法)
现代语境中,“浮钟”作为成语,比喻人行为不稳重、缺乏定力:
- “浮”指轻浮,“钟”象征摇摆不定,组合后形容易受外界影响、态度随意的性格。
补充说明
- 字义分解:
- 浮:可表示漂浮、表面、暂时、虚夸等义(如“浮名”“浮夸”)。
- 钟:本指计时器具,也指时间或情感集中(如“钟爱”)。
- 其他用法:
- 南北朝诗中“云浮钟虡”描述钟悬挂的状态,与上述含义无关。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如需考证古典文献,可参考《资治通鉴》等来源;若分析现代用法,则以成语词典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白脱油褙褡辨驳扁蒲秧标榜不讐场地长命灯惩责从小村上待漏独帚焚膏继晷福分覆衣干倔櫜韔官闲鬼信古气行道树汗渍渍豪旺鸿恩江洲奸豪见异牋奏娇翠计利可以控揣襕带李杜韩柳陵波留髠鸾门辂马马电牛棚槃回湓浦遣哀倾刻啓四体秋报鰽鱼杀哀师言十字镐四书憳忒抟精外貌尾灯无用详询闲粟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