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躧高蹻的意思、躧高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躧高蹻的解释

亦作“蹝高橈”。杂戏名,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边走边表演。 明 贾仲名 《元宵赏灯》套曲:“乔三教喜动清乐,醉八仙快躧高橈。”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杂耍之技,来自四方……置丈许木于足下,可以超乘,谓之躧高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躧高蹻(xǐ gāo qiāo)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释义

“躧高蹻”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踩高跷”的古称,指表演者双脚绑缚长木棍(高跷),通过技巧保持平衡并进行行走、舞蹈或戏剧表演的技艺。其核心含义为“踩着高跷行走或表演”,强调肢体技巧与民俗艺术的结合。

二、词语结构解析

  1. 躧(xǐ)
    • 本义为“蹑足而行”或“踩踏”,引申为“以足部技巧完成动作”。《汉语大词典》释为“践踏;轻步行走”,此处特指以足部控制高跷的技艺性动作。
  2. 高蹻(gāo qiāo)
    • “高”指木棍的高度,“蹻”为“跷”的异体字,指代绑缚于足下的长木棍。《辞源》注:“蹻,举足行高也”,即借助器械抬升身体高度的行走方式。

三、文化内涵与民俗背景

“躧高蹻”是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节庆(如春节、庙会)的重要表演形式,兼具以下文化特征:

四、现代应用与权威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踩高跷”列为标准词条,释义为“民间舞蹈,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而“躧高蹻”作为历史词条,常见于古典文献及民俗学研究。


参考资料(符合原则的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
  3. 《中国民俗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4.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

网络扩展解释

“躧高蹻”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杂技表演(本义)

指传统民俗活动中的踩高跷技艺,表演者双脚绑在长木棍上行走并表演。该释义在多个文献中均有记载:

二、形容高傲姿态(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形容词,形容人行走时“姿态高傲、自大”,由“脚步稳健”“高傲”“跷脚”三字组合引申而来。但该释义未见于古籍文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衍生用法。

补充说明

需注意:

  1. 古籍及权威文献(如、4)均指向杂技本义;
  2. 引申义可能受方言或现代语义演变影响,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
  3. 网络释义(如、5)存在重复摘录现象,建议优先参考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濮百依百随背时常隶塍陇螭头官紬布窜屏吊幕东山高卧夺爵发出芳丛伏谒耕作鬼洞桂冠骨节眼盒担浣准滑液扈从假授经世苦尅朗俊连第了不犁轭落选卖劲茫浪媒孼蜜酒命祜蓂荚庖牺氏牄牄侨人顷岁牷牲忍草人琴两亡色斯上奏脤膰之国省议神灵收华双井派书寓铁室桐马通年弯弓威裁未能汙伤谢楼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