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道的意思、履道的详细解释
履道的解释
(1).躬行正道。《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汉 班昭 《东征赋》:“正身履道,以俟时兮。”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居德履道,秉心真实。” 明 唐顺之 《答洪方洲主事》:“惟慎独二字是千古正6*法眼藏,若於此参透,则终日履道只是家常茶饭。”
(2).谓所行的路。《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民报·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故 英国 为革命之性质,有浴血淋漓之现象,而 美 则为履道坦坦之一进化而已。”
(3).见“ 履道里 ”。
词语分解
- 履的解释 履 ǚ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践踩,走过:履历(.个人的经历;.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步伐:步履维艰。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笔画数:; 部首:尸; 笔顺编号: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刵 )。道士。道姑。道行(俷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履道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履道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释义
“履道”为动宾结构合成词,字面指“践行正道”,引申为遵循道德准则、实践真理。
- 《汉语大词典》:释为“躬行正道”,强调道德实践性,如《后汉书·班彪传》“躬履道而蹈德”。
- 《古代汉语词典》:注“履”为“实行”,“道”为“真理或道德”,合成义为“践行高尚准则”。
二、词源演变
- 先秦起源
- 源于《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喻指遵循中正之道可得吉祥。
- 《说文解字》析“履”为“足所依也”,后引申为“实践”;“道”本义为道路,扩展为规律、德行。
- 汉唐深化
- 王充《论衡》以“履道”喻君子操守,如“履道以禁人为非”。
- 白居易晚年居洛阳“履道里”,取《周易》典,寄托守正之志。
三、现代语义
- 哲学层面:指对道德规范或客观规律的自觉实践(《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文化语境:常见于“履道守真”“履道含和”等短语,强调知行合一的精神追求。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周易译注》(中华书局)
-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论衡校释》(中华书局)
- 《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履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
躬行正道
指亲身践行正直之道,强调道德实践。这一释义源自《易经·履》的“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汉代班昭《东征赋》中“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也体现了此意。例如“富贵之多罪,不如贫贱之履道”即用此义。
-
所行的路
既可指具体道路,也可比喻人生或行为方向。如近代文献中“美则为履道坦坦之一进化”,此处“履道”引申为发展路径。
-
专有地名“履道里”
特指唐代洛阳的里坊名,白居易晚年居所所在地。如“会昌六年白居易卒于洛阳履道里故居”,此处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为地名用法。
提示:该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前两义项为抽象概念,第三义项为具体地名。若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扁卢编制标彻车隣牀箦打灰堆达信凋颓斗艶争妍对劲儿番匠各界寒文豪雄谎嘴灰没活性炭缰系蕉白节粉诘蹶解帖疾害儆惕扃幂季随具尔浚瀹孔帷劳恤连头带尾聊以卒岁礼防漏泄天机茅旌灭相民房南派宁缺毋滥起齿清晶青芦叶邛僰丘垤虬髭叡典三等九般桑柔石灰石师娘私盐私醋贪婪无餍焘养窝儿里横无冬无夏梧宫舞佾相字消声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