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枕的意思、木枕的详细解释
木枕的解释
木制的枕头。《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郎基 ﹞性清慎,无所营求,曾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於此事。’”《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词语分解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 枕的解释 枕 ě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刼 )枕。枕席。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
专业解析
木枕是由木材制成的枕头,是中国传统卧具的一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与材质
- 木:指木材,强调制作原料的天然属性。
- 枕:指承托头颈的寝具,《说文解字》释为“卧所荐首者”。
合称即木质枕头,区别于瓷枕、玉枕等材质。
二、功能与文化内涵
- 实用功能
木枕硬度较高,古代夏季使用可散热,并有矫正睡姿的说法。部分木枕内部镂空,可存放书籍、香料(如檀香木枕),兼具储物与安神作用。
- 文化象征
- 婚俗象征:部分地方婚俗中,木枕作为嫁妆,雕刻龙凤图案寓意“同枕共眠”(《中国民俗大观》。
- 文人雅趣:宋代文人偏爱柏木、楠木枕,苏轼诗中曾提“槐木疗首风”,反映其养生观念。
三、文献佐证
- 《本草纲目》载:“柏木枕可明目安神”,印证其药用传统。
-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紫檀木枕,印证宫廷用具的工艺水平(《中国古代家具图鉴》。
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
- 民俗学专著《中国婚嫁礼仪》
- 《苏轼全集校注》卷十
-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
- 故宫出版社《明清宫廷生活》
网络扩展解释
“木枕”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作为轨枕(铁路工程材料)
-
定义
木枕是由木材制成的轨枕,用于铁路轨道铺设,主要起支撑钢轨、分散压力、保持轨距的作用。
-
分类与规格
- 按用途:可分为普通木枕、岔枕(用于道岔)、桥枕(用于桥梁)。
- 标准长度:普通木枕为2.5米,断面形状分为I型和II型,适用于不同等级的铁路线路。
-
优点
包括弹性好(缓冲列车冲击)、易加工、绝缘性强、与道碴摩擦力大等。
二、作为木制枕头(寝具)
-
历史记载
古代文献如《北齐书》《新唐书》提到木枕作为寝具,例如唐代阳城曾以木枕、布被抵押换钱。
-
象征意义
木枕在古代常被文人或清廉之士使用,体现简朴的生活方式,如北齐郎基认为“任官不需奢华,木枕足矣”。
三、其他补充
- 现代应用:尽管混凝土轨枕逐渐普及,但木枕仍用于特殊路段(如道岔、桥梁)或对弹性要求高的区域。
- 语言演变:现代汉语中,“木枕”更多指向铁路轨枕,而作为寝具的用法已较少见。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如需更深入的技术参数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权威工程文献或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鼻毛不敏不问不闻超逸絶尘冲眷崇险赐杖等待二老桂糖好住花腊虎狼之势建设性娇丽迦维罗越筋竿静县絶人魁艾悃悰连屋灵哥丽事龙凤饼龙蛇火龙腾咙讻卵鸟灭族鸣鹤舟木扇破除迷信铅锷泣别七德勤儿清迥气生气死任命状杀敛识辨史臣试黜十全十美瘦骨梭棱手挥目送爽闿叔母陶镕逃伍田神彤殿兔脱畏悚稳练无颣相济香侣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