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托派的意思、托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托派的解释

“托洛茨基派”的简称。俄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派别。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组织反对派,宣传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严重危害俄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1927年,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1929年又被驱逐出境。1938年,托派成员在法国巴黎组织了“第四国际”(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与第三国际对抗。第二次************后,该派四分五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托派"是汉语中对"托洛茨基派"(Trotskyist)的简称,主要指信奉或追随苏联革命家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政治思想与主张的派别或成员。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政治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界定:

托派:指托洛茨基派,即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派别。原为苏联共产党内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后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追随托洛茨基观点的派别和组织。


二、历史背景与核心主张

  1. 起源

    托派源于20世纪20年代苏联共产党内部斗争。托洛茨基反对斯大林提出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主张"不断革命论",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需突破国界、推动世界革命。该派别在1927年被联共(布)开除,后发展为国际性政治运动。

  2. 核心思想

    • 不断革命论:强调社会主义革命需在发达国家与殖民地国家同步推进,反对"阶段论"。
    • 批判斯大林主义:抨击官僚集权体制,主张恢复工人民主和苏维埃自治。
    •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号召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

三、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20年代末,托派思想传入中国,形成"中国托派"组织,代表人物包括陈独秀、彭述之等。其主张与当时中共路线存在分歧,1931年被共产国际定性为"反革命派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托派组织被取缔,相关活动被视为非法。


四、当代政治语境中的使用

在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中,"托派"一词具有特定政治含义: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
  3. 唐宝林. 《中国托派史》.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4.
  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 2007.

网络扩展解释

“托派”是“托洛茨基派”的简称,指以俄国革命家列昂·托洛茨基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派别,其理论和实践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定义与历史背景

托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苏联内部的政治斗争。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提出“不断革命论”,反对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主张,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需具备国际性,并批评苏联官僚化倾向。1927年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其支持者逐渐形成独立派系,1938年成立“第四国际”与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对抗。

2.核心思想

3.国际影响与分裂

托派在欧美、拉美等地曾有一定影响力,但二战后因内部路线分歧逐渐式微。其组织“第四国际”多次分裂,衍生出多个分支,至今仍存在少数活跃团体。

4.中国托派情况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受托派思想影响,成立相关组织,但长期受打压。1952年后大陆托派活动基本消失,1979年后相关历史才重新被提及。


托派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支流派,以国际革命和反斯大林主义为标志,但因理论与实践争议长期处于共产主义运动边缘。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或时期的托派活动,可查阅历史档案或学术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薄恶被水璧连波涛汹涌惨羞馋人酬和雠家筹款大一颠荡逗笑儿短算恩家讹缺飞天扞护关怀国衆海口市黑虎隍鹿黄牲谎语焦瘁娇娇女解后接邻劫掳剧目开口见心炕暴盔头劳毁乐羣猎师寠夫髦皇眊眩梅菹闹垓垓葩卉钱谷库千依百顺翘企汽门秦诿楚諈秋还球事溶蚀识途首府随风柁屯官唾手可取五泰下怀湘簟相逊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