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亵狎的意思、亵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亵狎的解释

(1).亲近宠幸。《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褻狎。”《新唐书·刘蕡传》:“塞阴邪之路,屏褻狎之臣。”

(2).轻慢,不庄重。《北史·韩麒麟传》:“宜令武官习弓矢,文官讽书传,无令缮其蒲博之具,以成褻狎之容。” 唐 韩愈 《南山诗》:“虽亲不褻狎,虽远不悖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端本堂》:“太子授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褻狎如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亵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è xiá,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亲近宠幸
    指君主或上位者过度宠信、提拔身边的小人,导致忠良之臣被疏远。例如:

    •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提到“便辟亵狎”,指昏君亲近奸佞;
    • 《新唐书·刘蕡传》称“屏亵狎之臣”,强调应远离谄媚之徒。
  2. 轻慢、不庄重
    形容举止或态度轻浮随意,缺乏尊重。例如:

    • 《北史·韩麒麟传》批评“成亵狎之容”,指官员沉迷嬉戏而失仪;
    • 韩愈《南山诗》中“虽亲不亵狎”,说明即使关系亲密也应保持恰当礼节。

其他补充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正式语境,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其反义词可理解为“庄重”“敬重”,近义词则包括“狎昵”“轻慢”等。需注意,“亵狎”与“狎亵”(xiá xiè)含义部分重叠,但后者更侧重淫秽或不雅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亵狎

《亵狎》一词指的是言语或行为轻薄不庄重,举止不端正,对待他人不尊重或不正经的行为。它常用来指描述言谈过分亲热、狎昵不逊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亵狎》由部首为“亻”(人)和“犬”(狗),其总笔画数为11。

来源:《亵狎》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最早出现在《史记·汉书》中。在这个上下文中,它被用来描述一个俩人交往亲密,彼此侍候委曲,举止轻风浪荡的情侣关系。

繁体:繁体字中的《亵狎》保留了其简体形式,没有进行任何改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汉字中的《亵狎》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别。

例句:他对女孩子完全没有尊重,经常用亵狎的方式跟她交流。

组词:亵渎、亵慢、狎媚、狎昵

近义词:轻薄、轻佻、猥亵

反义词:庄重、正经、端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