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宽内忌的意思、外宽内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宽内忌的解释

[generous outside but jealous inside] 外表宽容忍让,内实猜忌戒备

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 戏,免为庶人。——《三国志·杨戏传》

详细解释

(1).谓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绍 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

(2).谓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绍 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宽内忌

一、本义解析

“外宽内忌”指表面待人宽厚,内心实则多疑猜忌,属贬义成语。其结构为联合式,由“外宽”(外部表现宽容)与“内忌”(内在心存忌惮)构成,形容人表里不一的性格特征。

二、深层内涵

  1. 行为矛盾性

    对外展现包容大度,实际对他人言行高度敏感,常暗中计较得失。如《汉语大词典》释义:“表面上宽宏大量,内心却多疑忌刻。”

  2. 心理动机

    多源于缺乏安全感或权力欲过强,需通过表面宽容维持形象,又以猜忌防范潜在威胁。

三、典故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描述袁绍性格缺陷:

“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

意指袁绍对外举止大度,内在却常猜忌迫害下属,终致官渡之败。此典故成为后世批判虚伪人格的典型例证。

四、近义辨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外宽内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外表宽容大度,内心却多疑忌刻”,常用来形容人表里不一的性格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典故

  1. 《三国志》记载:
    • 首次出现于《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 亦用于评价袁绍、刘表等历史人物,如《三国志·董二袁刘传》提到他们“外宽内忌,好谋无决”。
  2. 文学引用:
    • 明代《三国演义》第18回:“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

用法与示例


延伸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出处或历史案例,可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泰语系宝刀未老北陵辨复笾祭弼佐不宁奈部院步战插签儿的查账成道错漏大寛转德配天地耳括子二辂繁累分春焚林而猎改行自新高烛拱挹鼓謲黑人黄蕤画兴金井金鸟口干舌焦鹍化联盟莲蓬头刘伶锸栗芋马蒭买私谬越母教囊载平论搴取巧舌任纵三种人三柱里瑟然闪尸神骥出枥水苍玉税租思顾陶瓬土古突骑屠佐威恩污秽鞋扇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