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kilometer] 运输部门计算客运工作量的专用词,将一位旅客运送一公里称一人公里
“人公里”是一个运输领域的专业术语,主要用于衡量客运工作量。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运输部门计算客运工作量的单位,即将1位旅客运送1公里的距离,记作1人公里。例如:若某次列车运送200名乘客行驶了50公里,则总工作量为200×50=10,000人公里。
英文为passenger-kilometer(美式拼写)或man-kilometer(旧式用法)。
主要用于交通行业统计客运效率、成本分摊及能源消耗等场景,如铁路、航空、公路运输的运营分析报告。
部分词典(如)提到该词可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此用法在专业文献中较为罕见,可能与实际运输术语存在混淆。建议在正式场景中优先采用运输领域的定义。
若需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人公里能耗对比,可查阅交通部门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如、3来源)。
《人公里》这个词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人”、“公”和“里”。
“人”表示人类,是表示人的字义。而“公”的意思是公众、公共的意思。最后,“里”代表单位长度,可以表示距离或者地点。
综合起来,人公里的意思是指人们的公共地点或距离。
根据《康熙字典》,“人”字的部首是“人”,它的笔画数是2;“公”字的部首是“八”,它的笔画数是4;“里”字的部首是“里”,它的笔画数是7。
《人公里》这个词是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普及起来的,它是用来描述人类聚集的地点或者距离的通用词汇。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时期,当时人们使用“公”字来表示集市或者公共聚集的地方。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字的意义逐渐扩大到人们常去的地方,如商场、办公室和学校等。
在现代汉语中,“人公里”这个词则表达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或者距离。
繁体字形式的“人公里”为「人公里」。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以《康熙字典》为例,字形中的“人”字书写时直接描绘一个人的形象;“公”字则以两个横的横排列,中间有一竖,上下各自有个点,表示市集的形状;“里”字包括一个偏旁是“田”,表示田地或者乡间,下面则是一个人,表示居住在乡间的人。
1. 我们约在人公里见面吧。
2. 这个地方是市中心最热闹的人公里。
3. 学校附近有很多热闹的人公里。
组词:人山人海、人来人往、公共场所、公众演讲、里程表
近义词:人群、人流、地点、距离
反义词:人稀、私人的、隐蔽的、远离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