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我自己对于募款是丝毫也不能尽力的,只是两肩荷口地吃了不少次的中餐、西餐乃至日本餐。”
“两肩荷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成语有“承担重任”的正面含义,但此解释与主流权威来源(如汉典、郭沫若著作)的负面含义相悖,可能为误传或引申义。建议以传统释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背景,可参考郭沫若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两肩荷口》是一个成语,意为“肩负重任,勇于承担”。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两”和“肩荷口”。
“两”字是由“一”字和“田”字组成,其中“一”字是一横,表示数目之多;“田”字表示田地、土地。
“肩”字由“月”字和“力”字组成,其中“月”字是上半月形,表示身体部位;“力”字表示力量、动力。
“荷”字由“艹”字和“何”字组成,其中“艹”字表示植物草木;“何”字表示承受、负担。
“口”字是一个单独的字,表示口,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入口。
根据部首和笔画的拆分,可以看出《两肩荷口》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肩负重任、勇于承担的精神。
《两肩荷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是由中国古代诗人创造的。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勇于承担重任的品质。
《两肩荷口》的繁体字为「兩肩荷口」。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两肩荷口》可以写作「兩肩荷口」,表达的意思和现代汉字写法相同。
他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领导,总是能够承担起公司的重任,真是一位两肩荷口的人。
勇于承担、负重前行、责任重大、背水一战。
勇往直前、力挽狂澜、逆水行舟、奋发图强。
逃避责任、推卸责任、逃之夭夭、置之度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