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黍米煮成的饭。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夜半炊作再馏饭,令四更中熟。下黍饭席上,薄摊令极冷。於黍饭初熟时浸麴;向晓昧旦日未出时,下酿。” 前蜀 贯休 《春晚书山家屋壁》诗之一:“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黍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和相关信息可综合解释如下:
黍饭(拼音:shǔ fàn)指用黍米煮成的饭。黍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碾成米后称为黄米,具有黏性,常用于酿酒或制作糕点。
黍米因黏性较强,不仅用于日常饮食,还是古代度量衡的基准之一(如“黍尺”)。现代北方地区仍保留用黍子酿酒或制作黏性食物的习俗。
如需进一步了解黍的种植或文化内涵,可参考《齐民要术》等古籍或农业史相关研究。
黍饭是指用黍米(一种主要作物)制作的饭菜。黍米是一种颗粒较小的谷物,呈圆形或卵形,黄色或淡黄色。
黍饭的部首为米,笔画数为十一画。
黍饭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诗歌。黍饭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食物之一,常用于祭祀活动以及表达对丰收的感激之情。
黍飯(繁體字)
在古代,黍饭的汉字写作「黍飯」。
1. 那桌子上的黍饭香气扑鼻。
2. 吃黍饭是我们传统的习俗之一。
黍稷、黍秀、黍苗、饭黍、黍米、黍皮
黍米饭、黍粑、黍香饭
米粥、面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