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诎信的意思、诎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诎信的解释

同“ 屈伸 ”。1.弯曲和伸直。《荀子·乐论》:“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见,耳不自闻也,然而治俯仰、詘信、进退、迟速莫不廉制。”《汉书·王褒传》:“何必偃卬詘信若 彭祖 ,呴嘘呼吸如 侨松 。” 颜师古 注:“信读曰伸。” 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偃卬屈信者,熊经鸟伸,若五禽之戏也。”泛指行动。 明 张居正 《徐存斋七十寿序》:“天道无心,詘信皆仁。”

(2).指进退、出处随时、势而变化。《管子·戒》:“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詘信,然后能以国寧勿已者, 朋 其可乎?”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下:“身所以行道也,道之詘信,係吾身也,岂有身詘而道信者乎?” 明 黄淳耀 《唐宗鲁先生寿序》:“乃慨然屏去儒业,居物於家,视其时之詘信,而操其奇赢。不十年,竟復其产且加廓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诎信”(qū xìn)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1. 同“屈伸”
    指物体或人体的弯曲与伸直,体现物理层面的动作。例如《荀子·乐论》提到“治俯仰、詘信、进退、迟速”,描述舞蹈动作的收放节奏;《汉书·王褒传》也以“詘信若彭祖”比喻类似气功导引的肢体伸展。

  2. 时势进退的灵活调整
    引申为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行为策略,强调处世智慧。如《管子·戒》中“与百姓诎信,然后能以国宁”,主张统治者需顺应民情和时势作出进退决策。

  3. 气功导引术的代称
    古代文献中常以“诎信”指代类似“五禽戏”的养生术,如《汉书》注疏提及“熊经鸟伸”的肢体导引方法。

该词核心含义是“动态调整”,既可用于具体动作描述,也可比喻为策略性应对变化。因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研究先秦至汉代文献时。如需更深入考证,可参考《荀子》《管子》及《汉书》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诎信

诎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汇,包括“诎”和“信”两个部分。在拆分部首和笔画方面,具体如下:

“诎”字拆分部首:讠(言字旁)。

“诎”字笔画:8画。

“信”字拆分部首:人。

“信”字笔画:9画。

来源

“诎信”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在《汉书·李广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李广素以诎信著闻。”这句话中使用了“诎信”来描述李广的一种行为或特征。

繁体

“诎信”一词的繁体字为「詘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汉字的字形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诎信”这个词的古代写法并没有得到详细的记录,因此无法给出准确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诎信”的例句:

1. 他一向以诎信著称,从不言而喻。

2. 这个政府官员并不诚实,经常使用诎信的手段欺骗百姓。

3. 在商业交易中,诚实信用是维系诎信关系的关键。

组词

与“诎信”相关的组词:

1. 诎骗:指使用花言巧语或其他手段欺骗他人。

2. 信任:指相信或依赖他人的可靠与真实。

3. 诚信:指以真实、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品质或态度。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虚伪、不诚实、欺骗。

反义词:真实、可信、忠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