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衔的意思、马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衔的解释

(1).海神名。《文选·木华<海赋>》:“ 海童 邀路, 马衔 当蹊。” 李善 注:“ 马衔 ,其状马首,一角而龙形。” 吕向 注:“ 马衔 、 海童 ,并海中神怪。” 清 沉寿民 《江上行》:“窃闻 玄冥 马衔 ,神灵炳奕,聪明正直而好贤。”

(2).马勒;马嚼子。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 夏文庄 尝有《寄题琵琶亭》一絶云:‘流光过眼如车轂,薄宦拘人甚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泣泪满青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诸铁器》:“马衔,即马勒口铁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马衔”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海神名

  1. 形象与出处
    马衔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神,其形象为“马首、一角、龙形”,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木华的《海赋》。文中提到“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李善注疏进一步描述了其外貌特征,吕向注释称其为海中神怪之一。

  2. 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马衔常与其他海神(如海童)并列,象征海洋的神秘与威严。清代诗人沈寿民的《江上行》也提到其“神灵炳奕”,强调其正直与智慧。


二、马嚼子(马具)

  1. 实物功能
    马衔指马匹口中的金属嚼子,是古代驾驭马匹的重要工具,通过勒紧嚼子控制马的行进方向与速度。例如突厥时代的马衔为铁制,成对使用但形制不完全对称。

  2. 引申含义
    成语中“马衔”比喻承担重任或负重前行,强调责任感与坚韧精神。例如:“他如马衔般肩负起家族使命。”


其他相关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文学或历史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文选》《海赋》等古籍或相关地质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马衔

马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马”和“衔”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马的部首是马字旁,笔画数为3;衔的部首是衣字旁,笔画数为8。

来源

“马衔”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周礼·宗伯·司马》中。据文献记载,宗伯是古代国家的高级职位,该职位的官员需要驾驭马车以巡视国境。而马衔则是驾车时挂在马嘴上的器具,用于控制马匹。

繁体

繁体字“馬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马衔字形有所不同,通常以“馬齋”或“馬韉”来表示。

例句

1. 马衔牢牢地固定在马嘴上,让马夫可以稳稳掌握马匹的方向。

2. 他手中紧握着马衔,脚步稳健地走向马车。

组词

马具、马车、马匹、马鞍、马鞭

近义词

马笼头、马勒、马嚼子

反义词

马放、马不驾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