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意广的意思、才疏意广的详细解释
才疏意广的解释
抱负远大而才能不高。《后汉书·孔融传》:“ 融 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南史·萧惠开传》:“ 惠开 素有大志,至 蜀 欲广树经略。善於叙述,闻其言者,皆以为大功可立。才疏意广,竟无成功。” 清 黄宗羲 《徵君沉耕岩墓志铭》:“ 鹿溪 之殁也,家业零落,藐诸孤为逋负所逼, 耕巖 鬻田以偿之,不足,贷诸人,又不足,属诸门人, 鹿溪 始有完卵。故自言才疏意广。”
词语分解
- 才的解释 才 (③④纔) á 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指某类人(含贬义):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 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广的解释 广 (廣) ǎ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 多:大庭广众。 扩大,扩充:推广。广开言路。 狭 广 ā 同“庵”,多
网络扩展解释
“才疏意广”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一个人虽然才能有限,但志向和抱负却非常宏大。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才疏”:指才能、学识不够深厚,能力有限。
- “意广”:表示志向或抱负远大,心气高昂。
- 整体含义:强调“心有余而力不足”,常用于自我谦称或评价他人时,带有一定惋惜或批评的意味。
2.历史出处
- 最早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这里以东汉名士孔融为例,指出他虽然胸怀大志,但因能力不足未能实现抱负。
3.用法与语境
- 近义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 反义词:才高意广(才能与志向匹配)。
-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或自谦,如评价某人“有理想但缺乏执行力”。
4.文化延伸
- 宋代苏轼在《孔北海赞》中感叹:“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且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
此句借古讽今,揭示了以结果论英雄的片面性,同时深化了成语的批判内涵。
5.现代启示
- 该成语提醒人们:志向与能力需平衡,空有抱负而无实际行动或才能支撑,往往难以成功。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典故或具体用法,可参考《后汉书》《孔北海赞》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才疏意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广泛而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下面是关于该成语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才疏(jiàn):由“手”(扌)和“火”(火)组成,共4画。
- 意广(yì guǎng):由“心”(心)和“广”(广)组成,“意”共4画,“广”共3画。
来源:
《才疏意广》一词最早出自《论语·阳货》一章,是孔子对弟子阳货的评价。“才疏”表示阳货的才能有限,“意广”则是指他的心胸和见识广阔。
繁体:
《才疏意广》的繁体字为《才疏意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才疏意广》的写法基本与现代相同。
例句:
- 他虽然专攻音乐,但是他的才疏意广,也擅长绘画和写作。
- 她是一位才疏意广的学者,不仅在数学研究上有突出成就,还在文学领域享有盛誉。
组词:
才能、疏通、意识、广泛、广阔
近义词:
才情横溢、才华横溢、博学多才
反义词:
才高、才疏志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