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缺壶歌的意思、缺壶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缺壶歌的解释

晋 王敦 酒后辄咏 曹操 《乐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三:“ 鄴 下风流在 晋 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缺壶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源自东晋名将王敦的事迹。该典故的核心含义及其在汉语中的解释如下:


一、典故来源与基本释义

据《晋书·王敦传》载,王敦晚年常于酒后咏唱曹操《步出夏门行》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唱至激昂处,以玉如意击打唾壶为节拍,致使壶口尽缺。后世遂以“缺壶歌”(或称“击壶歌”“唾壶击缺”)比喻豪迈激昂的壮志情怀,或抒发英雄迟暮仍不甘消沉的悲慨。

二、字义解析与文化内涵

  1. “缺壶”

    字面指因击打而残缺的酒器(唾壶),实为动作结果的具象化。其“缺”并非缺失之意,而是激烈情感外化的象征,体现对时光流逝、抱负未酬的愤懑与不屈。

  2. “歌”

    特指王敦所吟曹操的慷慨诗章,后引申为抒发壮志的吟咏行为。此“歌”承载着士人阶层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与对生命局限的抗争。

  3. 整体寓意

    该典故凝结了魏晋风度中“重气骨、尚悲慨”的精神内核,成为后世诗词中表达豪情未歇、壮怀激烈的经典意象。如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即暗含此意。

三、文学传承与权威依据

此典频现于历代文籍: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李白卷》,中华书局。
  4. 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十一》,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

(注:因古籍原始链接多为数据库权限内容,此处仅标注权威出版物信息,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缺壶歌”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出处和背景理解:

  1. 基本含义与典故来源
    该成语源自《晋书·王敦传》。晋代王敦酒后常吟诵曹操《乐府歌》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以铁如意击打唾壶(痰盂)为节拍,因用力过猛导致壶边缺损。后以“缺壶歌”比喻抒发壮志豪情,成为表达壮怀激烈的典实,如金代元好问诗句“壮怀犹见缺壶歌”即引用此意。

  2.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2)将其解释为“在困境中无法自救,需他人帮助”,可能与字面“缺壶”(缺少壶)的联想有关,但此释义缺乏历史依据,需谨慎使用。

  3. 使用场景

    • 文学与历史语境:多用于描述豪情壮志或追怀先贤(如诗词、典故引用)。
    • 现代口语或非正式表达:偶见借字面义比喻需外界援助,但非传统用法。


“缺壶歌”的核心含义应回归典故本身,即通过击壶高歌抒发壮志,而非字面义的“缺壶求助”。建议在正式语境中采用历史出处的解释,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卑卑不足道奔驰表面活性剂炳炳谗惑吃辣麪楚卞诞保电疗刁酒东箱方正不阿富余膏粱高响公服购销观星台何乐而不为痕翳黄鸟谎皮匠溅裙皎皛洁素介祉近体诗九宝九梁库金枯榆连宵彻曙列眉辂马緑耳公偻数麪豉爬行动物烹饪鎗手谦让求仲诠较说溜了嘴斯世诵习素蛾讨喜欢天生梯子童趣畏畏蓊勃夏蚕襄理相矢线披儿宵行消遥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