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缺壺歌的意思、缺壺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缺壺歌的解釋

晉 王敦 酒後辄詠 曹操 《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鐵如意擊唾壺為節,壺邊盡缺。見《晉書·王敦傳》。後因用“缺壺歌”為發抒壯懷之典實。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三:“ 鄴 下風流在 晉 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缺壺歌”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需結合具體出處和背景理解:

  1. 基本含義與典故來源
    該成語源自《晉書·王敦傳》。晉代王敦酒後常吟誦曹操《樂府歌》中的詩句:“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并以鐵如意擊打唾壺(痰盂)為節拍,因用力過猛導緻壺邊缺損。後以“缺壺歌”比喻抒發壯志豪情,成為表達壯懷激烈的典實,如金代元好問詩句“壯懷猶見缺壺歌”即引用此意。

  2.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2)将其解釋為“在困境中無法自救,需他人幫助”,可能與字面“缺壺”(缺少壺)的聯想有關,但此釋義缺乏曆史依據,需謹慎使用。

  3. 使用場景

    • 文學與曆史語境:多用于描述豪情壯志或追懷先賢(如詩詞、典故引用)。
    • 現代口語或非正式表達:偶見借字面義比喻需外界援助,但非傳統用法。


“缺壺歌”的核心含義應回歸典故本身,即通過擊壺高歌抒發壯志,而非字面義的“缺壺求助”。建議在正式語境中采用曆史出處的解釋,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缺壺歌的意思

《缺壺歌》是一首古代詩歌,描述了缺少壺的困境和對壺的渴望。在詩中,壺象征着生活的滋潤和享受,缺壺則暗示着匮乏和困苦。

缺壺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缺壺歌》的拆分部首是“缶”和“土”,其中“缶”是指陶壺相關的部首,筆畫是7畫。

缺壺歌的來源

《缺壺歌》是出自《詩經》中的《衛風·碩人》一篇,是中國古代文化瑰寶之一。

缺壺歌的繁體

缺壺歌的繁體字為「缺壺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壺」的寫法有時會使用「士」與「胡」的組合,即「壴」。同時,「缺」的寫法可能偶爾使用「欠」與「缶」的組合,即「欠缶」。

缺壺歌的例句

缺壺歌中的一句例句是:
「朝從白帝歸,參差荇菜一何碧。衣服漸行遠,缺如也,
木石散齊齊,川上德風急。雲欲暗·飛雨雪也。」

組詞

缺陷、壺口、欠缺、急流勇退。

近義詞

缺乏、欠缺、不足。

反義詞

充足、飽滿、富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