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说山训》:“ 文公 弃荏席,后霉黑, 咎犯 辞归。”后因以“弃席”比喻被抛弃的功臣。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 晋 主惠,不愧 田子 魂。”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弃席”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核心含义
比喻被抛弃的功臣或失去价值的旧物。该词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的典故:晋文公(文公)曾抛弃旧席,导致席子发霉变黑,功臣咎犯因此辞官归隐。
文学引用
南朝宋诗人鲍照在《代东武吟》中化用此典:“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表达功臣被弃后的哀婉之情。
《弃席》是一个动词词组,意思是指在会议、座谈、比赛、考试等场合中提前离开或退出,不参与其中。
《弃席》的拆分部首为弓和欠,笔画数为13画。
《弃席》一词源于汉语,由“弃”和“席”两个字组成。在会议中,“席”指的是座位,而“弃”表示放弃或离开的意思,两个字合在一起就表示提前离开座位,不参与会议。
《弃席》在繁体中的写法是「棄席」。
古代汉字中,“席”字的写法有所变化,一种古代写法为「蓆」,表示座位的意思。
1. 会议还未结束,他突然弃席了。
2. 考试期间,他突然感到不舒服,不得不弃席。
1. 弃权:放弃权益或责任。
2. 弃船:在危险情况下,放弃船只。
3. 弃置:丢弃或抛弃。
弃场、缺席、脱离、退出。
到场、参加、留下、保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