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弃席的意思、弃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弃席的解释

《淮南子·说山训》:“ 文公 弃荏席,后霉黑, 咎犯 辞归。”后因以“弃席”比喻被抛弃的功臣。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 晋 主惠,不愧 田子 魂。”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弃席”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溯源与文献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1. 本义与构词逻辑 “弃”指舍弃、丢弃,《说文解字》释为“捐也”,如《论语·子路》有“弃而违之”;“席”原指用草竹编织的坐卧用具,《释名·释床帐》载“席,释也,可卷可释也”。二字组合后,“弃席”字面指被丢弃的草席,常见于古代物质匮乏语境中,如《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载“贫者无席,以藁为弃席”。

  2. 引申与象征义 在文学作品中,“弃席”常作为意象承载情感投射。如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中“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借被弃的席子与疲惫的马匹,隐喻贤士遭贬谪后的孤寂心境。此类用法体现中国古典文学“托物言志”的传统。

  3. 文化隐喻 《晏子春秋》载齐景公欲弃老臣晏婴之旧席,晏婴以“弊席非恶,以待穷士”劝谏,使“弃席”成为礼贤下士的典故符号。此类文献案例赋予该词“珍惜旧物、尊重人才”的深层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1.汉典网《说文解字注》;2.古诗文网《李白诗注》;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晏子春秋校注》)

网络扩展解释

“弃席”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释义与出处

  1. 核心含义
    比喻被抛弃的功臣或失去价值的旧物。该词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的典故:晋文公(文公)曾抛弃旧席,导致席子发霉变黑,功臣咎犯因此辞官归隐。

  2. 文学引用
    南朝宋诗人鲍照在《代东武吟》中化用此典:“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表达功臣被弃后的哀婉之情。

用法与扩展

相关提示

别人正在浏览...

阿鼻狱白发绷扒蹦儿布谷鸧鸆倒运法兰克王国凤词風鬣府廨干说稿门功义荷兰豆横恣黄公垆挥抹活撮计功补过精诚团结进门女婿金堂瘠贫旧坊究归就款狂傲连策连带两谊连理木留芳百世緑酎排根頖国蓬瀛扑笔峭诋劬瘁任良人死留名容裔山扉市井之臣蝨目鱼实字束牛腰素畜田谷燑燑偷用未成年人飨荐象尊闲淑献书鲜香效官淅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