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献书的意思、献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献书的解释

(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国语·周语上》:“瞽献曲,史献书。” 韦昭 注:“《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隋书·牛弘传》:“ 弘 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宋史·艺文志一》:“﹝ 高宗 ﹞乃建祕书省於国史院之右,搜访遗闕,屡优献书之赏。”

(2).指把自己著的书题献给别人。 钱锺书 《<围城>序》:“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

(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輳; 汉 来笔札,辞气纷紜。” 范文澜 注:“﹝献书﹞若 乐毅 《报燕惠书》…… 张仪 《与楚相书》皆是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守门诣闕,献书言计,率多空薄。”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献书謁皇帝,志已清风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献书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结构,由“献”与“书”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

一、进献典籍或著作

指古代文人、官员将书籍或文献呈献给君主、朝廷的行为。此行为常见于古代文化传承与政治活动中,如汉代“广开献书之路”政策,通过征集民间典籍以充实官方藏书。例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献书补史”,即属此类。

二、以书面形式进言

指通过书面文书向当权者提出建议、谏言或表达诉求。此用法强调“书”作为沟通媒介的功能,如《左传》中“献书告急”描述以文书传递紧急信息。该含义亦延伸至文学创作中,如唐代诗人王建以《献书谏》为题作诗讽喻时政。

网络扩展解释

“献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进献书籍
    指民间或官员向朝廷、权威机构进献散佚的书籍。例如《隋书·牛弘传》记载,牛弘曾建议朝廷广开献书之路以收集典籍。这一行为在历史上对文献保存有重要作用,如宋代高宗时期设立秘书省并奖励献书者。

  2. 题献著作
    指作者将自己的著作题名献给他人,通常表达敬意或纪念。现代学者钱锺书在《围城》序言中提到,献书如同“致身于国”,虽形式化但仍体现作者的心意。

  3. 上书陈述意见
    多指向地位较高者提交书面建议。例如战国时期乐毅《报燕惠王书》、张仪《与楚相书》均属此类(《文心雕龙》提及)。北齐颜之推的文献中也记载了类似用法。

其他信息

以上解释综合了历史文献和现代用例,涵盖其核心语义及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骜蹇岑春煊缠回谗慝钞本尘触惩戒承望持公赤诵子痴想稠糊词约低眉垂眼楯瓦堕懒犯尅分式方程姑墨骇动翰墨缘豪风横街鸿多闳卓会节昒漠戟带尽善尽美媿负劳之泪迸肠绝量处嵝领镂渠慕循脑凿子泥色弄笔怒水偶章前文人清词虬盖色动杀矢事寛即圆使聘私桡速食店谈吻渟涵退放王班晩婆婆屋溜校军翕飞细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