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带的意思、连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带的解释

= 连同

连带责任

详细解释

(1).连接二物的带子。《说文·巾部》:“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以象之。天子朱市,诸矦赤市,大夫葱衡。从市,象连带之形。” 宋 欧阳修 《拟玉台体·别后》诗:“连环结连带,赠君情不忘。”

(2).连结。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羣凶覬覦,连带城邑。”连带城邑,一本作“分裂诸夏”。《南史·孔琳之传》:“贼帅 孙曇瓘 、 程扞宗 、 陈景远 凡有五城,互相连带。”《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羣蛮依阻山谷,连带 荆 、 湘 、 雍 、 郢 、 司 五州之境。”

(3).包括在内;连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一:“关于这层,标点也该连带注意。” 范小青 《裤裆巷风流记》第十三章:“局里要搞点试验比较麻烦,顶好另外有一个小型作场,专门做手绣生活,连带搞研究。”

(4).互相关联。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啊,瘰疬!这不是和肺结核连带的吗?”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这两者之间,当然是有连带关系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连带”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日常用法和法律术语两类:

一、日常用法

  1. 互相关联
    指事物或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例如“人的作风与思想感情有连带关系”。
  2. 牵连
    表示因某事物或行为引发其他后果,如“大人遭殃,连带孩子受罪”。
  3. 附带或捎带
    指在完成主要事务时顺带处理其他事项,例如“修房顶时连带修门窗”。
  4. 历史文献中的特殊含义
    早期可指“连接二物的带子”,如《说文解字》中提到的“连带之形”。

二、法律术语(连带责任)

在法律语境中,“连带”特指多个责任主体对同一债务或义务共同承担全部责任,常见于担保、合伙、共同侵权等情形:

三、其他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条款细节,可参考《民法典》相关章节或专业法律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连带

连带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两个或以上的人或事物因为某种关系而发生联络或关联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连带的部首是辶,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连带作为一个词语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一篇中。由于其广泛应用和精确的表述,连带逐渐成为汉语中常见的词语之一。

繁体:连带的繁体字为連帶。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连带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一致,唯一的差异在于字形可能稍有不同。

例句:1. 因为他们是兄弟,一方受到了惩罚,另一方也受到了连带影响。

组词:连带效应、连带责任、连带方案、连带债务

近义词:牵涉、牵连、有关、相关

反义词:独立、分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