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磬鐘 ”。
亦作“ 磬钟 ”。两种古乐器名。《诗·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唐 孔颖达 疏:“於是堂上之琴瑟与堂下之磬鐘皆同其声音,不相夺伦。” 唐 张乔 《书梅福殿壁》诗之二:“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
“磬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综合理解:
磬钟(qìng zhōng)原指两种古代礼乐器:
二者常并用于庄重场合,如宫廷祭祀、宗教仪式,象征权力与地位。
在道教文化中,磬钟作为法器被赋予特殊意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磬钟”比喻以郑重恳切的态度表达意见或请求。例如在正式场合提出谏言,可形容为“言辞如磬钟”,强调庄重与真诚。
如需进一步了解磬钟的音律特点或具体科仪用法,可参考道教文献或考古研究资料。
《磬钟》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可以解释为用石磨磨成的钟。
拆分部首和笔画:磬(石)+ 钟(金)
《磬钟》共有16个笔画。
《磬钟》一词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时候是指一种由石材制作的钟。
关于该词的繁体字,并没有显著不同于简体的变化。
根据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的记载,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磬钟的写法为「研鐫」,石的部分由「研」字所代表,钟的部分则由「鐫」字表达。
1. 古人常以磬钟进行祭祀活动。
2. 这座古城里保存着一架古老的磬钟,引人注目。
1. 磬铗(石制的乐器)
2. 磬石(制作磬钟的石头)
3. 磬具(用于击打磬钟的器具)
没有明确的近义词,但可以用「石钟」来表示类似的意思。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