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六甲海峡的意思、马六甲海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六甲海峡的解释

[the Strait of Malacca]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安达曼海和南海。长约1000公里,最宽处约40公里,航道最深处25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国际航运咽喉要道,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1080公里,最窄处仅2.8公里。该名称源于沿岸的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Melaka),历史上因郑和七下西洋均经此地而闻名。汉语词典中将其定义为“东南亚沟通两大洋的天然水道”,《辞海》进一步解释其为“世界最繁忙海峡之一,承载全球1/4海运贸易”。

从地理特征看,海峡水深25-150米,东南端有新加坡海峡相接,形成完整的航运通道。地质学研究表明,该海峡属于巽他大陆架构造,第四纪冰川消融后海水灌入形成现有形态。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数据,每年约10万艘船舶经此运输石油、天然气及大宗商品,承担中国80%以上能源进口运输任务。

历史文献记载显示,公元7世纪唐代典籍已出现相关记载,明代《瀛涯胜览》详述郑和船队在此设立官厂的事迹。现代国际法层面,海峡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过境通行制度,受沿岸三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共管。

网络扩展解释

马六甲海峡是位于东南亚的重要国际水道,其名称源于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介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约1080公里,最宽处达370公里,最窄处仅5.4公里。它连接了太平洋的南海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二、历史沿革

该海峡自古就是海上交通要道。公元4世纪起,阿拉伯商人经此将中国丝绸、瓷器运往欧洲。16世纪后,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殖民国家控制,二战后归沿岸国家共同管理。

三、管理现状

目前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管,是国际公认的“黄金水道”和“海上生命线”。

四、战略与经济重要性

  1. 航运枢纽:全球约25%的海运贸易需经此海峡,每年通行船舶超5万艘。
  2. 能源通道: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80%以上的石油进口依赖此航道,被称为“生命线”。
  3. 经济影响:沿岸国家(如新加坡)依靠港口经济获得巨大收益,若海峡受阻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激增。

五、通航特点

海峡大部分水深25-200米,赤道无风带使其常年风平浪静,适合大型船舶通行。但狭窄航道易成为战略封锁点,引发地缘政治关注。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或经济数据,可查看相关来源的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昂头挺胸傲视白藋同心摆设八书钡餐碧硾纸步漏称谀车羽嗤戏崇笃丛云黛紫佃富农帝坟嫡妻丢下钯儿弄扫帚第一手梵呗藩属飞奇钩货丰爵垓下歌高奋拐腿鼓荡荒秽昏明虎穴龙潭剪头贱污骄怠交趾解逐进班九列刊削空质朗旦凌夷褵依楼馆旁搜澎赑蹂踏森植沙鹘上知设枑伸意是故食蓼虫受盘偷靡汪肆挖心为此相表吸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