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明严肃。《南史·江革传》:“﹝ 江革 ﹞为政明肃,豪强惮之。”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惟其政令不甚明肃,呼应不甚灵通,洋官往往徵取无艺,侨寓之西人又侵侮 华 民。”
(2).明快而整严。 宋 苏辙 《进论·商论》:“ 商 人之诗骏发而严厉,其书简洁而明肃。”
(3). 唐明皇 、 唐肃宗 的并称。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人徒知 李 杜 为诗人而已矣,而不知其行之高、识之卓也。 杜甫 能知君,故陷贼能自拔,而从 明 肃 於抢攘之中也; 李白 能知人,故陷贼而有救,以能知 郭汾阳 於卒伍之中也。”
“明肃”是由“明”与“肃”构成的合成词。根据汉语词义演变规律及构词法分析,“明”本义为日月之光,引申为光明、明智、显赫之意;“肃”原指恭敬严谨的态度,《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后延伸出庄重、严整等内涵。
二字组合后,“明肃”在历代文献中主要有三重含义: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历史文献研究与文学创作领域。权威典籍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第5版第876页)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明肃”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治理政务或为人处事时清明公正且庄重威严。例如:
指诗文或著作简洁明快、结构严谨。例如:
代指唐玄宗(明皇)与唐肃宗父子。例如:
提示:以上释义综合了古代文献及近现代解析,具体使用需结合语境。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考据,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对应、2)。
菴罗八览边衅博斯普鲁斯海峡不可胜道财货禅林触藩羝垂直面翠荡瑶翻登纪奠文动情兜肚连肠躲子返櫂封域副署甘泽耕寮归鴈含商咀徵恒齿桁架后学黄舆华望隳頽回言回腰教会假设急泪给事黄门己知矩步方行空腹高心临谷龙钟管罗胜庐山真面目拿访纽结磐礴仆妾清逸仍叠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三不祥神监石髓羹水性杨花丝锥隧洞俗虑吐噏挽道痿瘘献世包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