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oden printing blocks (usu.made of pear and date wood)] 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
付之梨枣
(1).梨子和枣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齎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唐 韦应物 《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 宋 陆游 《焚黄》诗:“啼呼梨枣忆儿时,驹隙频经日月驰。”
(2).旧时刻版印书多用梨木或枣木,故以“梨枣”为书版的代称。 清 方文 《赠毛卓人学博》诗:“ 虞山 汲古阁 ,梨枣灿春云。”《镜花缘》第一百回:“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覩其半为快耶?” 苏曼殊 《<画谱>自序》:“尔时 何震 搜衲画,将付梨枣。”
(3).指交梨火枣。道家所说的仙果。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真源结梨枣,世味等糠莝。” 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真誥》: 右英 王夫人 ,授 许长史 曰:‘火枣交梨之树,已生君心中。犹有荆棘相杂,是以二树不见。可剪荆棘,出此树单生。’” 宋 范成大 《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术》:“山精媒长生,仙理信可詰。梨枣本寓言,杞菊亦凡质。”参阅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
梨枣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植物本义
梨枣原指梨树与枣树两种果木。《说文解字》记载:“梨,果名”“枣,羊枣也”,分别代表蔷薇科梨属和鼠李科枣属的植物。古代文献如《诗经·秦风》中“隰有树檖”(檖即梨)与《孟子》中“养其樲棘”(樲棘为小枣)均有相关记载。
二、印刷引申义
自宋代起,梨枣因木质细腻、适宜雕刻的特性,成为制作印刷雕版的主要材料。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提及“其刻书用梨枣”,指代书籍印刷。该用法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亦被采用,如“付之梨枣”即指刊印书籍。
三、现代语义延伸
当代语境中,“梨枣”仍保留两种用法:
“梨枣”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古代雕版印刷常用梨木或枣木制版,因此“梨枣”成为书版的代称。例如:
指一种名贵鲜食枣类,特征包括:
提示:若需了解梨枣种植技术或古籍印刷工艺细节,可参考农业类或历史类专业文献。
扳机庳侧鄙诈不忘沟壑常杨愁悰愁懑牀敷箠令辍食吐哺打光棍丁方渡客方头不劣梵嫂奉白奉酬分税制负老提幼扶头甘腴寒春翰海华好佳公子奬金讲析健黠见行金杓禁闼锦体集仙殿俊秀夸人蜡飨李冰流离播迁梅飙妙当乾笃撬棍秦妇吟秀才善死社会性蛇行使节湿哭乾啼十三篇始卒守意叔豹述圣桃弓苇戟缇绣土力文思妩媚乡保献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