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漕河的意思、漕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漕河的解释

[canal for transporting tribute rice] 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

详细解释

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 宋 梅尧臣 《和刁太博十题·小舫》:“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明 胡侍 有《真珠船·漕河》。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镇江府》:“﹝ 丹徒县 ﹞ 漕河 。”原注:“六朝都 建康 ,凡 三吴 船避 京江 之险,自 云阳 西城凿 运瀆 径至都下…… 隋 平 陈 ,废 云阳 二渠。 大业 六年,勅穿 江南河 ,自 京口 至 餘杭 八百餘里,广十餘丈,拟通龙舟,以备东游,即 丹徒 漕渠 矣。”此指 大运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漕河是汉语中特指古代政府为运输漕粮而疏浚、开凿或管理的人工河道体系,其名称由“漕”(指水上粮运)与“河”(水道)组合而成。这一概念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具有明确的行政与经济内涵。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漕河专指“运送漕粮的河道”,其功能以保障京师及军事重镇的粮食供应为核心。历代中央政府通过漕河将征集的粮食(主要为江南地区的稻米)经水路转运至北方,如明清时期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的漕运系统。《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漕河多设闸坝、码头等水利设施,并配备专职官员管理运输、维护航道。

从地理特征分析,漕河区别于自然河流,具有人工改造特性。水利史研究显示,典型的漕河需满足三个标准:官方认定的漕运干线、定期疏浚的航道深度、沿线设置转运仓廒。例如元代开通的会通河段,便是为缩短漕运距离而实施的大型水利工程。

参考资料: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2. 郑天挺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3. 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网络扩展解释

漕河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漕河是古代专用于运输漕粮(通过水道运送的税粮)的人工或自然河道。其名称源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漕,水转谷也”的释义,即通过水路转运粮食。

  2. 地理特征
    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五回岭(太行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易县、满城县等地。原为徐河支流,后改道汇入府河,最终注入藻杂淀。

  3. 历史功能
    漕运始于春秋时期,主要用于军事后勤补给和粮食运输。明清时期,漕河成为连接华北与京畿的重要水道,承担着供应京城粮食、军饷及调节民食的作用。

  4. 延伸比喻
    因漕运繁忙,该词也被引申为“工作繁忙、事务繁多”的象征,如成语“漕河之劳”即形容忙碌状态。

如需了解具体河流的现代水文特征或历史事件,可参考地方志(如)及权威百科资料(如)。

别人正在浏览...

百川白开水稗说琐语暴德杯盏兵机臂腕波那城垣重规累矩爨下焦大鱼吃小鱼店底电机电烂动滑轮洞瞩方棱凤琶官暇宦学秽滥解样警鍊旧日瑴玉趷躂可喜立马盖桥历图满山遍野明暧名靰利鞚烹鲤被甲持兵破镜分钗前娘清序少思摄护舌簧神采英拔沈落时酒收续疏方树蕙疏迤随任宿懵逃归天平晚甘侯危巅威礼微职文绫巷歌相失交臂嚣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