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绮里祠 。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水过 清源寺 ,山经 綺季祠 。”参见“ 綺里祠 ”。
绮季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祠庙建筑,其名称与典故主要关联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以下是详细释义与考据:
绮季:
指东汉隐士严光(严子陵)。据《后汉书·逸民列传》载,严光本名庄遵(后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姓严),字子陵,因拒绝汉光武帝刘秀征召,隐居富春江垂钓,被后世尊称为“绮里季”(简称“绮季”),喻其高洁如绮帛,德行如四皓(商山四皓之一绮里季)。
祠:
古代祭祀先贤或神灵的庙堂。绮季祠即后世为纪念严光而建的专祠,亦称“严先生祠”。
人物背景:
严光为刘秀故交,拒官后隐居于富春江(今浙江桐庐)。其“披羊裘钓泽中”的典故(《后汉书》)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
祠庙起源:
北宋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于景祐元年(1034年)主持修建严先生祠堂,并撰《严先生祠堂记》,赞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为绮季祠的核心文献依据。
地理位置:
现存严子陵钓台及祠堂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畔,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祠内存历代碑刻及纪念建筑群。
隐逸精神象征:
严光被视为“不慕荣利”的典范,其祠庙承载了中国文化中“淡泊明志”的价值观,历代文人(如李白、苏轼)均赋诗颂扬。
地名遗存:
浙江桐庐“严陵濑”“钓台”等名称均源自严光事迹,印证其历史影响。
“绮季祠”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写道:“水过清源寺,山经绮季祠”,通过地理路径的描写,侧面印证了绮季祠的实际存在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商山四皓”的事迹或白居易诗作背景,可查阅《史记·留侯世家》及《白氏长庆集》等文献。
抱残守阙惫竭卜筮才淑草索长绝缠夹乘龙齿牙余论粹美低估缔好顿颡趸账额角菲微蜂窠巷陌沟道勾股数鳏寡茕独贯陌汉苗壶卢检场简翰贱相惊戄阱阬筋痿九辩绝倒絶粮俱乐部渴乏逵泽困穷腊八劳臣略行里选荦荦大者轻冰钦尊人本院荣问桑蚕丝三属声诗松桷碎过锁管素霰贪险天伦挺险通考无德珷玞遐国向若